3.活动三:
(1)呈现错例,分析讨论、学生汇报解决两个问题;
(剩余2人如何处理?单位怎么写?)
(2)补充算式,修正错误。
(3)总结归纳,建立模型。
①教师总结示范。解决至少要租几条船,我们可以用画图、列表、等方法。
至少要租几条船?
22÷4=5(条)……2(人)
5 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
②深化认识,提出:
如果是有21人租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明确“就算剩1个人也要再租1条船”,
20人呢?
明确“没有剩余时,不用再租1条船”。
③揭示课题,“有余数除法的应用”,总结策略,在解决问题时,要联系实际,判断“是否加1”。
为了进一步拓展提升,提出了“还有其他的人数分配方案吗?”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思维的空间。
四、回归生活,导应用
1.分层练习
二年1班有46人。
(1)(基础题)每张桌子最多坐6人,至少要多少张桌子?
(2)(提升题)1瓶果汁可以倒7杯,给每位孩子倒1杯果汁,至少要多少瓶果汁?
设计意图:对教材课后练习进行*,形成分层练习,避免冗杂,使指导更有针对性,课后收集答题情况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