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曹仁在江陵出色的防守。
战役之初,曹仁并非是一味死守,也有主动出击,双方互有攻伐。后来曹仁增援夷陵兵败,损失了不少兵马,这才开始稳扎稳打地死守江陵。
《吴录》记载:“江陵城中粮多,足为疾害。”说明曹仁根本就不缺兵马粮草,所以就没有必要请求支援。
直到后来周瑜中箭,但还是咬牙坚持巡视军营,曹仁见状大惊而撤兵。曹仁到底在怕什么?竟然选择了直接撤兵!要知道,曹仁和周瑜打了一年多,每天见都见烦了,怎么会如此害怕?这不科学啊。
从当时的战况和时局分析,我倒是觉得曹仁退兵,是很明智的选择。
因为当时荆州北方各地,都在疲于应对地方叛乱和关羽的*扰,自顾不暇之余如果还要支援曹仁,难保后院不起火,江陵最初兵足粮足,但也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倒不如收缩防线,放弃江陵。
江陵对孙刘联军来说,如鲠在喉,是战略要地,但对曹操来说不是。因为北面还有襄阳、樊城,只要守住这些地方,依然可以确保荆州无虞,这是曹操完全可以接受的,所以根本没必要在江陵死磕。
从史料来看,似乎周瑜攻占江陵的过程很模糊,感觉并非是他攻破城池,反而是曹仁主动撤兵,当时曹仁撤退时,也是非常从容的,可见曹操早就留了后手。
周围曹军不来支援江陵最后一个原因,便是因为关羽绝北道的作用。
绝北道之战看似曹军一众大将个个都能痛扁关羽,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战果。荆襄地区水网密布,关羽正是利用这一点,带领东吴水军神出鬼没,坚决贯彻游击战的方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令人头疼不已。
而荆州北部地方反曹力量风起云涌,也为关羽创造了很大的活动空间,令他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战役最后,李通前来接应曹仁时,为了拖延时间,关羽这才和李通正面干了一仗。当然,双方都没有下死手,因为李通要接应曹仁,关羽只是为了拖延时间。
最终,双方擦肩而过,李通成功接到了撤出的曹仁,关羽也成功完成拖延时间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