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俱乐部今年全新的商务拓展——与第三方商业合作,进行品牌授权,由后者设计、开发、制作相关产品。
在这方面,蓉城也考虑到成都球市、球迷年龄结构,设计较为开放并符合年轻人的潮流品牌,这也是全面开发中超比赛日经济的思路。
而在线上,俱乐部也正筹划售卖小程序上线——这部分收入虽然和门票比起来有很大差距,但俱乐部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球迷和俱乐部之间的联系。
走出自己的“开源”之路
公开资料显示,蓉城俱乐部于2018年3月7日注册成立,俱乐部两家*分别是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德瑞足球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兴城占股95%,后者占股5%。
之后响应中性名号召,兴城俱乐部改名蓉城——从性质上看,俱乐部是一家纯国企球队。
除了门票收入,蓉城俱乐部目前还在布局足球相关产业——俱乐部相关人士介绍,足球产业是一个“1 N”的项目布局。
“1”指的是新都兴城国际足球体育公园——占地650亩,打造集专业足球训练、运动康复、体育赛事、体育场景消费等于一体的主题运动综合体。
而“N”指的是成都兴城邻里足球公园系列,包括目前蓉城队驻扎的绿轴成都兴城足球公园。
除了“1 N”的项目布局,蓉城也在探索“足球 文化”“足球 地产”“足球 旅游”“足球 医疗”“足球 教育”等新经济体系。
比如与医疗的结合——前段时间,成都蓉城就派人前往国外调研,了解当地一家康复医疗机构,与全世界很多知名俱乐部的合作模式。
“回成都后,我们也在一直沟通,希望能引入知名医疗品牌到成都。”按照俱乐部的设想,未来这里不仅是足球运动康复的治疗地,其他项目队伍,包括全国乃至东亚地区的体育运动员,都可以把成都作为运动康复的选择之一。
此外,球衣广告收入也是俱乐部营收的重要领域——目前蓉城有10多个赞助商,胸前广告是成都建工。同时,整个四川有非常丰富的酒类资源,蓉城俱乐部目前也在和相关酒企进行商务合作的洽谈。
“目的是建立俱乐部自我造血功能。在这方面,俱乐部希望可以成为西南足球,乃至全中国职业俱乐部营收平衡的典范。”俱乐部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金元时代,中国职业俱乐部的发展,始终没有步入一个良性的轨道——蓉城有金牌球市,再加上国企布局足球产业的优势,能否在经营方面走出一条道路,某种程度上远比成绩更值得关注。
成都队球员赛后谢场。
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
对于成都蓉城这样的国企俱乐部来说,承担社会责任,重塑中国足球形象,也是必不可少的议题。
就在蓉城和沧州比赛前两天,成都大运会进入一百天倒计时——“成都需要有这么一支足球队。既然要做赛事体育名城,就得有一支有一定影响力、有引领作用的足球队,这是城市需要。”
“老百姓同样也需要,这里有那么多球迷,喜欢涌入现场观看比赛,也说明人们对于足球比赛观看和观赏的需求度。”俱乐部相关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蓉城俱乐部大巴上的logo是“FOR BETTER CITY”,翻译过来就是“为更好的城市而战”——首场比赛南看台也是一大特色,俱乐部特别为一群小朋友打造“表演舞台”,这是由520位学生组成的成都蓉城红领巾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