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离开梁山后怎么样了,公孙胜什么时候离开梁山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24 15:40:08

但上山之后,公孙胜却不像其他兄弟一样心系梁山的发展,而是先后两次“告假”下山,随即音信全无,第一次下山梁山派人去请他出山的时候,公孙胜先是百般推脱,后又回到梁山,助兄弟们一臂之力。

第二次从梁山离开后,公孙胜就再也没有回到梁山。

按照罗真人的说法,公孙胜是天罡星36员之一的天闭星,命中注定与梁山有缘,再加上公孙胜的道人背景,他的上梁山又两次下梁山被赋予了“天命”的色彩。

《水浒传》的背景是宋徽宗的宋朝末年,而道教于东汉末年形成后,就被统治者们大力推崇,宋徽宗时期更是崇道的最高潮,他到处大兴道教,建造道观,亲自听道士讲道,编写《政和万寿道》5481道卷,还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有研究者认为,公孙胜虽算不上神通广大,却也能对天机窥得一二,因此才有了第一次目标明确的上门拜访,上梁山并不是出自他本意,而是对天命的顺应。

所以之后的两次下梁山也就有迹可循了,所谓的回乡探亲不过是委婉的托辞,实际就是想离开梁山而已。

公孙胜离开梁山后怎么样了,公孙胜什么时候离开梁山(5)

公孙胜一下梁山

既然修道,想必出世,从原著中公孙胜的“两次下山”可以看出,他的心思确实没怎么放在梁山事业上,不是回乡看望母亲就是看望师父,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地和梁山保持着距离。

原著第十四回,晁盖救下宋江并带上梁山,梁山众人为宋江等人摆接风宴,公孙胜对众人说了一段话,大致意思是:

我上山以来,大家都待我很好,但是我只顾着天天吃喝玩乐,却还没有回乡探视过年迈的母亲,也怕我师父担心,所以我得请假几个月,回家看看了。

早不回晚不回,为什么在宋江上山这个节骨眼上要回乡?

学界很多学者们都提出过:宋江这时带领一众好汉上山,就已经有了取代晁盖的企图。

宋江和晁盖对于梁山的规划截然相反:他一直认为梁山众人是背叛朝廷的“反贼”,即使逃亡也不愿意上梁山,认为上梁山“上逆天理”。

从宋江初上梁山的时候,公孙胜可能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宋江一旦取代晁盖,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他一定会力主招安,而这对于梁山众人来说,绝不是什么好的出路。

公孙胜离开梁山后怎么样了,公孙胜什么时候离开梁山(6)

公孙胜提出离开梁山,晁盖应允了他,还给了些盘缠,只是公孙胜嘴上说着:“只去省视一遭便来,再得聚义。”

第五十三回中柴进被陷高唐州,宋江派戴宗打探公孙胜的消息时,却怎么也探听不到,仿佛故意隐藏行迹。

无奈对付高廉,公孙胜的“鬼神不测之机,呼风唤雨之法”却是不可或缺,宋江只得再派戴宗、李逵去蓟州请公孙胜,公孙胜却让老母出面,称“孩儿出外云游,不曾还家”,避而不见。

还是戴宗命李逵砍翻了一面墙壁,假装要打公孙胜的母亲,这才把公孙胜逼了出来。

好不容易见到公孙胜后,戴宗和李逵向公孙胜讲述了梁山遇到的难处,公孙胜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母之情。

他说自己在外面漂泊多年,家中老母亲没人在跟前侍奉,如今一朝回到母亲身旁,所以不想离去,选择隐居。

可戴宗和李逵苦苦哀求,又说:“干碍老母无人养瞻。本师罗真人如何肯放?其实去不得了。”

这番话说得很诚恳,感念兄弟情谊,也不是不想帮这个忙,只是需要侍奉老母亲和师父,实在脱不开身,这话一说,其情可悯,让人无从催促怪罪了。

但梁山这边也是迫在眉睫,在戴宗和李逵的再三请求下,公孙胜答应只好和他们回到梁山,也就有了第二次下梁山。

公孙胜离开梁山后怎么样了,公孙胜什么时候离开梁山(7)

公孙胜二下梁山

宋江这个人物,在施耐庵的笔下俨然是“忠义”的化身,“及时雨”、“呼保义”的美名响彻江湖,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但是对于宋江这个人物的评价,向来众说纷纭。

有学者分析:“宋江出身中小地主,本郓城县一名押司小吏。他虽重江湖义气,爱结交江湖英雄好汉,但他在对皇权的妥协性方面是根深蒂固的。宋江没上梁山就注定了他血液中的招安意识倾向。”

宋江在任小吏时期,喜好结交江湖好汉,只要有人需要他帮忙,他必全力相帮,周济贫困之人,帮助危难之人,从不计较得失。

宋江出场时,施耐庵没有突出他对朝廷的“忠”,而是一再强调他对父亲的“孝”和对江湖好汉、底层民众不遗余力出手相帮的“义”。

但宋江对朝廷的“忠”也有所体现,第二十一回宋江*了阎婆惜后逃亡在外,不愿意上梁山,上梁山后又认为自己有罪,向俘获的朝廷高管认罪,这也是一些学者认为宋江刚上梁山就想带领梁山众人接受朝廷招安的原因。

公孙胜离开梁山后怎么样了,公孙胜什么时候离开梁山(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