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1:450000表示的具体意义,比例尺1:400的实际意义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31 05:00:25

(1)、图中C-A代表的山体部位是 ;C代表的山体部位是 ;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叫 ;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 米。

(2)、从A处和B处到达山顶,走那一条线路更省力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例尺1:450000表示的具体意义,比例尺1:400的实际意义(9)

(1)图中E地的地形部位是 ;山顶G的海拔高度是 米。已知图中山顶A的海拔高度是 736米,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2)小明测得图中山顶G和山顶A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4厘米,请你计算出两山顶之间的实际直线距离是 米。

(3)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沿 方向。

(4)图中河流每到丰水期河水暴涨,对下游村庄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为减小灾害的发生周庄和李庄预在图中修建水库。你认为最适合的是 地(填字母)

某校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地形、河流、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如图是他们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例尺1:450000表示的具体意义,比例尺1:400的实际意义(10)

(1)图中的等高距______米;北山海拔370米,南山海拔210米,两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2)甲乙丙丁中表山谷的是______,表示鞍部的是______,甲、丁两处中,最适合作为夜晚宿营地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3)图中所画①、②两河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河,③河的大致流向是______。(4)同学们沿图中 登山线路行进,观测到山顶与出发点的温度差异不大主要原因是______。(5)简要说明图中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______。

读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各题。

比例尺1:450000表示的具体意义,比例尺1:400的实际意义(11)

(1)该图中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__。(2)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①、②、③、④四地形部位,适合攀岩运动的是______(3)吴庄所处地的地形类型是______,吴庄在周庄的______方向,若吴庄和李庄两村图上直线距离是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______米。(4)该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是______米,①山顶的海拔范围是______。(5)图中"小河"两字所在河段的流向是______。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河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______,理由是______。(6)B处的海拔是______米,A,B的相对高度是______,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C,那么B点的温度是______℃。(7)地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爬山运动,A和B所在地,爬山比较轻松的是______;为什么?______。(8)甲、乙、丙、丁适合修建水电站大坝的是______,为什么?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由于某山山脚下温度为12°C,山顶温度为-6°C,则山脚、山顶相对高度为:12°C-(-6°C)×100÷0.6℃=3000米. 故选:D.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2.【答案】

【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等高线分布规律, a的海拔大于300小于400,选C。 【小题2】如图 b处的海拔高度为300米,D项正确。 【小题3】相对高度为两点间的高度差,即c的海拔高度为200米,d地海拔高度为100米,所以两对高度为100米,B项正确。 【小题4】比例尺的表达方式主要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图中所示比例尺为数字式,选A。 【小题5】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知,该图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为2千米,与B项相符。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应用,比例尺计算7.【答案】(1)阴转晴 (2)盆地 (3)东南 332米 4.5千米_(4)18℃ (5)B A (6)B

【解析】(1)本题考查天气符号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掌握天气符号图的判读是解题的关键。由图中天气符号可知,当时天气为阴转晴。(2)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解题的关键。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图甲中小明家乡王庄所处的位置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3)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图的应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图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读图可知,古寺位于王庄的东南方向;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因此可知,古寺的海拔高度是400米,与王庄的相对高度是400米-68米=332米;根据比例尺=可得,实地距离=,已知图中比例尺是1:300000,若古寺与王庄的图上直线距离为1.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为1.5÷=450000厘米=4.5千米。 (4)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掌握气温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我们知道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较低减低0.6摄氏度,如果A地的海拔约为600米,温度为15摄氏度,则D地的温度为18摄氏度。(5)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解题的关键。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A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地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据此可判断,悬崖飞瀑在B地,若想观赏日出美景应选择A地。(6)本题考查景观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掌握景观的判读是解题的关键。根据等高线判读可知甲地为丘陵,故B图符合题意。8.【答案】(1)山峰(山顶) 山谷 陡崖 山脊 (2)E(3)山地(4)700 240 9.08(5)东北

【解析】(1)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读图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凸,就是山脊;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凸,就是山谷;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故B为山顶;C为山谷;F为陡崖;虚线E为山脊。(2)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读图分析提取关键信息。等高线越密集处,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缓。D、E两地相比,坡度较缓的是E。(3)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读图分析提取关键信息。五种基本地形是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本图所示地区,地形起伏大,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4)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读图分析提取关键信息。读图知A点的海拔高度为700米,温度为11℃,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40米,按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B点的气温约为11℃-4.6x6=9.08℃。(5)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读图分析提取关键信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乙村在甲村的东北方向上。9.【答案】山地 1-99 12.6 13.2 注记 越低 a处,该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部位,有小溪;自东北流向西南 B

【解析】解:(1)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图中A地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图中等高距是100米,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99米。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图中乙的海拔高度是300米,甲的海拔高度范围是600-700米,其相对高度是300-400米,气温差是1.8℃-2.4℃,所以图中乙点的温度是15℃,那么甲点的温度大约是12.6℃到13.2℃之间。 (2)图中的"甲"、"乙"、"L"、"a"属于地图"语言"中的注记。如果将图中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则绿色越浅的地方,海拔越低。 (3)小溪多分布在山谷部位,图中a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有小溪,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小溪的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 (4)L线自西北向东南经过的地形部位是山脊、山谷和山脊,图中B图是沿L线所做的剖面图。 故答案为:(1)山地;1-99;12.6;13.2;(2)注记;越低;(3)a处,该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部位,有小溪;自东北流向西南;(4)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10.【答案】1500 500 1000 16

【解析】解:解:(1)根据海拔定义可知,甲地海拔为1500米; (2)根据海拔定义可知,乙地海拔为500米; (3)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故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4)如果山顶甲的温度是10℃,则乙约:10℃ (1500m-500m)÷100×0.6℃=1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1)1500; (2)500; (3)1000; (4)16.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主要考查海拔、相对高度的定义及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11.【答案】山顶 山谷 山脊 陡崖 B B处是山谷,容易发育河流 D 等高线重叠为陡崖,适宜攀岩运动 可信 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1000 800 ① C

【解析】解:(1)读图可得,A是山顶、B是山谷、C是山脊、D是陡崖. (2)B处是山谷,容易发育河流. (3)陡崖部位适宜做攀岩运动; (4)在乙处登山觉得比在甲处登山费力,理由是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5)图2中的等高距是200米,图2A处的海拔高度是1000米,B的海拔高度是1800米,A和B的相对高度是800米. (6)①②③④四条路线中有陡崖分布的是①,图中四条转场线路中③路线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有河流发育,草丰茂,适宜牲畜爬坡迁移. 故答案为:(1)山顶;山谷;山脊;陡崖; (2)B;B处是山谷,容易发育河流;(3)D;等高线重叠为陡崖,适宜攀岩运动;(4)可信;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5)1000;800;(6)①;C.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12.【答案】(1)山脊、山顶、 150 、鞍部、 900-1050(米)

(2)AC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解析】(1)本题考查山地的不同形态如何用等高线来表示。等高线重叠的部分,表示陡崖;位于两山顶之间的凹下的部分,表示鞍部;等高线向高海拔凸出的部分,表示山谷;等高线向低海拔凸出的部分,表示山脊;等高线中间海拔最高,周围海拔低,用实心三角表示的部分,表示山顶。因此,图中等高线重叠处,且有锯齿状结构处应该标注陡崖;在海拔最高处,且有实心三角处应该标注山顶;两山顶之间的凹下部分应该标注鞍部;图中向高海拔凸出的部分应该标注山谷;图中C-A向低海拔凸出的部分应该标注山脊。

等高线的判读规律:等高线上的数字是表示这条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且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是相等的。根据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高度,进而可以得出该图的等高距为150米,根据A点所在的等高线位置,结合图中等高线上的数值及等高距,进而可以得出A点的海拔是150米,而B点的海拔是300米,因此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150米。 C点的海拔应在900米以上1050米以下。

(2)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据图可知,如果从A点和B点出发,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应该沿AC登山线路更容易。

13.【答案】(1)陡崖 850 米 114 米;

(2) 2000米;

(3)自南向北;

(4)D

【解析】(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定不同部位表示的地形为:山地海拔最高点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E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因此为陡崖;读图可知山顶G的海拔高度是850米。山顶G与山顶A的相对高度即为两地的海拔高度差,即850-736=114米.

(2)根据比例尺图上1:50000,表示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米,若两个山顶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4×500=2000米。

(3)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以及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大致沿自南向北的方向流动。

(4)水库的位置应选D处,因为D地地形为"口袋"形的出口,有利于建坝。

14.【答案】50 160 丙 甲 甲 甲处位于两山峰之间,地形平坦开阔,适合宿营 ② 自北向南 相对高度不大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运便利,取水方便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图中的等高距50米;北山海拔370米,南山海拔210米,两山的相对高度是370-210=160米。 (2)甲乙丙丁中表山谷的是丙(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表示鞍部的是甲(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甲、丁两处中,最适合作为夜晚宿营地的是甲,理由是:甲处位于两山峰之间,地形平坦开阔,适合宿营。 (3)图中所画①、②两河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②河,因为②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山脊处不可能集水成河;依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可知,③河的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 (4)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测到山顶与出发点的温度差异不大主要原因是相对高度不大。 (5)图中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运便利,取水方便。 故答案为: (1)50;160;(2)丙;甲;甲;甲处位于两山峰之间,地形平坦开阔,适合宿营;(3)②;自北向南;(4)相对高度不大;(5)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运便利,取水方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5.【答案】山地 山顶 山脊 鞍部 陡崖 ④ 盆地 西北 2500 100 700-800米 自西南向东北流 丙 丙为山脊线,为分水岭,不会形成河流 600 400米 10 A A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丁 丁位于盆地出口处,在此修建水电站大坝省时、省力、省钱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图示地形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主要是山地。 (2)依据位置,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①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②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④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陡崖处适合攀岩运动。 (3)图中吴庄所处地的地形类型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应为盆地。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吴庄在周庄的西北方向。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若吴庄和李庄两村图上直线距离是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5×50000=2500米。 (4)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该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是100米,由此可判定,①山顶的海拔位于700-800米之间。 (5)依据指向标及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可判定,图中"小河"两字所在河段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流。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河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丙,理由是丙为山脊线,为分水岭,不会形成河流。 (6)图中B处的海拔是600米,A处的海拔是200米,A,B的相对高度是600-200=4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由此可判定,A、B两地温差为2.4℃.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C,那么B点的温度是10℃。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由此可判定,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爬山运动,A和B所在地,爬山比较轻松的是A。 (8)图中,甲、乙、丙、丁四处适合修建水电站大坝的是丁处,原因在于丁位于盆地出口处,在此修建水电站大坝省时、省力、省钱。 故答案为: (1)山地; (2)山顶;山脊;鞍部;陡崖; ④; (3)盆地;西北;2500; (4)100;700-800米; (5)自西南向东北流;丙;丙为山脊线,为分水岭,不会形成河流; (6)600;400米;10; (7)A;A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8)丁;丁位于盆地出口处,在此修建水电站大坝省时、省力、省钱。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