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官员和臣子,最高境界莫过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然而纵观中国历史,能称得上这八个字的士大夫官员却寥若晨星。虽然我们常说为官要大公无私、心系天下,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取舍中,很多官员都倾向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儒家讲求“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士大夫为官的终极理想。在这种思想的教导和指引下,也有不少官员能够做到摒除私欲,以天下苍生为重,这是很令人钦佩的。
曾国藩的官场之路顺风顺水,屡屡得到皇帝的提拔任用。但作为朝廷重臣,他兢兢业业,真正做到了忠于朝廷,忠于天下。尽管但是有不少的贪官污吏,但值得庆幸的是,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官员也不在少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曾国藩荣膺礼部侍郎之后,家人着实为他感到高兴,尤其是他的父亲曾麟书。但他深知儿子的脾气秉性,不禁为儿子担忧起来。于是父亲给曾国藩写了一封家书,在信中叮嘱曾国藩不能因为官阶高人一等,就自恃清高,为人处世一定要谦虚谨慎。对待老师,不可失师生之理;对待优秀的后生,要努力提拔;对待前辈,要恭敬有礼,多向他们学习。不能收受贿赂,要为公忘私,尽职尽责。
曾国藩也谨记父亲的教导,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他不仅心系国家,还不时地鼓励自己的兄弟子侄建功立业,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他的弟弟曾国华、曾国葆等人要么战死沙场,要么为国操劳致死。曾国藩在悲痛之余,更是发出了“举室效愚忠”的慨叹。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他出任江苏巡抚时,曾国藩写信告诫他说:“吾辈当为餐冰茹蘖之劳臣,不为脑满肥肠之达官也。”在他看来,身为朝廷高官,就应怀着匡济天下、忠心为国的抱负,投身到为国为民的事业中去。急国家之难,救黎民之困,不能只顾自己的官位,终日尸位素餐。
三国时的诸葛亮一生都在南征北战,助刘备父子建立和巩固政权,希望可以匡扶汉室一统中原。诸葛亮尽管位高权重,但为人却清正廉洁,从未利用手中职权谋一己之私利。
在自己的遗表中,诸葛亮写道:“伏闻生死常有,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均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臣家有桑八百株,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有外任,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产。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
即使在临终之际,诸葛亮仍然将国家大事记在心上,他的准准叮嘱,可谓是字字深刻,一片赤诚之心实在令人感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只留给自己的后代“桑八百株,田十五顷”的遗产,“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只要能够满足他们日常的食用即可。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自食其力,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有些高官生前给自己的后人留下巨额财富,这样反而会导致其家业凋零。相比之下,诸葛亮的做法不仅高明,也显示了其清正廉洁的高风亮节。
曾国藩、诸葛亮已成故人,但他们的智慧如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景的方向。每个人都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怀有一颗是非仁义之心,尤其是那些居高位者,更要以知人晓事二者为己任,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