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在历史上的地位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01 20:05:42

商鞅在历史上的地位,(1)

中国的读书人,一直以来都抱负远大。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修身养性,最后的作用就是齐国平天下。只是秀才动口不动手,这修身养性靠自己的努力可以,至于齐国平天下这就需要依赖别人了,所以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就是成为国师。

商鞅在历史上的地位,(2)

孔子在勤学苦练了几十年以后,修好了身也养好了性,觉得掌握了齐国平天下的绝世本领。可这本领要有用武之地,能真正成为国师,必须要找到有兴趣的买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孔子带着一帮学生开始周游列国。

估计孔老夫子的脑子中没有爱国的概念,什么宋国、陈国、叶国、卫国、齐国、鲁国,只要谁愿意买,帮谁都一样。只是一圈下来,既没找到几个买主,也没卖出什么好价钱。在鲁国做了个大司寇,*了一个少正卯就是一辈子最高的政绩了。

整日奔波于各国之间,自己都觉得如丧家犬,到最后穷得实在过不了日子了,居然开始大甩卖,扯着嗓子喊:谁给好价钱,我就卖给谁!(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就这样一直到七十三岁也没等到一个买主。孔老夫子带着深深的绝望离开了这个世界,只是死后身价越来越高,这是孔夫子彪炳千秋的盖世的功德,这是历史的人以然选择,更是中华民族瓜瓞绵绵的福德。一一这正是圣人(也包括文人们),所追求的“精神不朽”。

孔子死后一百年左右,商鞅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怎么把自己卖出去,还要卖个好价钱,这是摆在商鞅面前最重要的任务。

商鞅看来是充分吸取了前人的教训,他和孔子采用的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孔子的做法是以产品为导向,商鞅的做法是以市场为导向。

商鞅明白尽管市场很大,可对他来说目标客户只有一个。与其满世界找买主,不如找准一个目标客户,就这样他认为最有可能的客户是秦孝公。

托朋友介绍,终于有了向秦孝公推销自己的机会。为了能做成这笔交易,商鞅给秦孝公提出了三套方案供其选择。这三个方案分别可以分为:帝道篇、王道篇、霸道篇。这就如三种商品,商鞅自信,总有一种商品是秦孝公需要的。

果不其然,秦孝公对商鞅的霸道篇极有兴趣,只是这还是个策划思路,于是另约时间要听听商鞅的操作方案。这个时候的商鞅已经有了充分的自信,相信这份买卖已经十拿九稳了。在接下来的实操方案的阐述中,商鞅条分缕析,思路缜密,论证严谨。秦孝公已经被商鞅的这份方案深深折服,两个人越谈越投机,越坐越近,都变得膝碰膝了,一连几天的深入沟通,秦孝公下了单,商鞅就成了秦孝公的国师。

那么最终让秦孝公买单的霸道篇,到底商鞅提供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简言之:“尚首功”。这“尚首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的头。从此秦国不再分贵族平民,不管你是谁,以后秦国和人打仗,能砍一颗脑袋就给一份奖励,砍的越多奖的越多。就这样这个提倡砍人头的秦国,终于到嬴政的时候统一了中国。

商鞅的这种商品,确实是孔老夫子的货架中没有的。孔子尽管也急着想把自己卖出去,但他自己都不认可的商品,他是宁愿饿死也不卖的。尽管孔子也想做成这样的生意,可这生意还是有自己的底线,这底线就是价值认同。

在商鞅的眼里,卖出去是唯一的目的。他的底线是价格认同,只要这个价格是我愿意接受的,什么帝道、王道,哪怕是霸道我也敢卖。

所以读书人的真正伟大,不是最终能不能做上国师,而是就算有人让你做上国师,你依然能坚持自己的底线。

孔子的伟大就是坚守了这样的底线,那些一味迎合买主的国师,最终还是被历史所唾弃,一身的才学换来得是千古骂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