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为啥对商鞅评价不高,历史上的商鞅怎么样的结局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01 20:20:09

因为在商鞅眼里,老百姓们只要干两件事就可以;第一个当农民,老老实实去种地,然后把收成上交给国家,有空的时候就早结婚多生孩子,然后等孩子长大后在接着去种地。

第二种事就是去当兵打仗,抢劫外国的土地,除了这两件事,干其他事情都是浪费时间,不准干。

所以为了完成最核心的两件事,商鞅搞了一堆的配套措施。

比如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百姓私斗,在商鞅眼里,有私斗的力气,去多种地不好吗,实在想砍人,当兵上战场去砍别国的人,别砍自己人。

还有那个“什伍制”,老百姓五家编入一个小组织,相互监督举报,有啥事也好管理。我为啥要说明这条?是因为后来商鞅逃跑的时候,就是被人家举报,然后拉回去让人车裂的,这就叫“作法作弊”。

这也让后来人思考,自己在制定政策时,要学会和自己留后路,不然哪天自己就会被自己制定的政策给坑了。

此外商鞅认为,诗书礼乐这样的传统文化就是垃圾,对国家治理没啥用,反而会让大家不好好抓生产,要啥娱乐,要啥文艺,要啥自行车,所以干脆都废了。

另外商鞅之所以搞重农抑商,是因为商业天然需要流行性,而商鞅认为老百姓跑来跑去的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再说了老百姓要是看到做商人能赚大钱,就不会安心的种地,所以这玩意必须被抑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实行军功制,以军功作为个人晋升的标准,相当于上层给底层开了一道缝,让底层人爬上来。

大家知道春秋属于贵族时代,底层人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而贵族跟皇帝一样都是世袭制。

世袭制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也没法子,毕竟贵族和皇帝一生下来就吃喝不愁,而人在优渥的日子待久了,容易失去进取心。

再加上生活的圈子小,完全跟底层人一样生活脱节,不然也不会有“何不食肉糜的言论出来。

这种制度实施长了,国家的重要资源和位置就会被一群能力平庸的人占领,典型的占着茅坑不拉屎。

商鞅的做法就是让贵族们把位置让出来,让大家凭实力竞争。

他所有做法的目的其实就一个,就是要让秦国减少内耗,把一切可用的资源利用起来,然后枪口一致对外。

在商鞅的一系列做法下,秦国的老百姓一个个的没有思想,没有娱乐活动,只知道种地打仗生孩子

这就是为啥秦国在变法之后,国力暴涨的原因,因为他把人民的潜力给挖掘到了极致。

同时这也是后世对商鞅评价苛刻的原因,因为商鞅把人变成了大秦帝国战争机器的螺丝和润滑油。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