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学习相邻数,都是根据课程的分解逐个进行。2相邻数,3的相邻数,4的相邻数......9相邻数。每次花费很大精力,结果幼儿还是不太明白。其实数学知识是有其整体结构和相互联系的,我们人为地割裂知识的有机联系,幼儿获得的是呆板的“死”知识,这种知识的效果很差。于是,我尝试着改变方法。
一、让幼儿了解相邻数的基本结构和相互联系。
1.从整体入手,幼儿在1到10的数列中了解相邻数的粗浅含义。
首先,用幼儿的语言去解释相邻数的概念。“刘铭,你的旁边坐着谁呢?”“刘小婷!”“你为什么和她坐一起呢?”“我喜欢她。”“哦,她是你的好朋友,对吗?我们小朋友喜欢跟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那数字娃娃有没有好朋友呢?”教师出示10个数字娃娃(可做成指偶)请幼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排,以此复习10以内数多1少1的关系。教师操纵指偶2,模仿指偶说话,“我是数字2,我的好朋友是我前面的1和后面的3。”操纵指偶3,“我是数字3,我的好朋友是我前面的2和后面的4。”同样操纵指偶4,然后引导幼儿去发现规律。“看谁发现了小秘密,能找出数字5的好朋友。”让幼儿亲自操纵指偶,激发幼儿寻找的热情。这样,幼儿根据数列中的前后顺序推理得出5的好朋友是它前面的4和后面的6。以此类推,幼儿知道了在数列中,一个数的好朋友是它前、后的两个数。
2.从个别入手,找出其中的规律性。
“2的好朋友是谁呀?”“1和3”“为什么1和3是2的好朋友?”“因为1在2的前面,3在2的后面。”那为什么1排在2的前面呢?“哦,老师发现了一个秘密,比2少1个的数比2多一个的数就是2的好朋友。那3的好朋友是不是也这样呢?”引导幼儿去发现、验证比3少1的数比3多1的数就是3的好朋友。然后,逐一论证4、5、6、7、8、9、的好朋友。
3.引导幼儿将个别验证的规律放回整体,得出一个结论。
刚才大家都知道2的好朋友是比2少1个和多一个的数:3的好朋友是比3少1个和多一个的数......那我们怎样用一句话说明我们发现的这个小秘密呢?引导幼儿说出一个数的好朋友是比它少一个和多一个的数。在这一引导发现的过程中,幼儿反应、推理能力都不是很好,教师需要很大的耐心。因为打好了这一基础,幼儿会学得越来越快。
二、在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基础上,分步学习。
先学习5以内和相邻数。通过各种游戏形式练习巩固。游戏的难度可逐步增加,如:“两个朋友一起来”幼儿戴上头,一幼儿说:“我是数字X,我的两个朋友一起来。”他的两个数字朋友就赶快站在他身旁。这个游戏熟悉以后,可进行“找朋友”的游戏,既一个数字娃娃找他的两个朋友。还可通过看图片:给房屋排号,给动物排队等进行练习。幼儿熟练以后,可与教师一问一答:“小朋友,我问你,X的好朋友是几和几?”“X老师,告诉你,X的好朋友是X和X。”这种形式虽然古老,但幼儿一直很喜欢。
三、反方向练习。
幼儿对相邻数熟练以后,可以进行反方向练习。如:1和3有个共同的朋友,是谁?谁的好朋友是1和3。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使其能“急转变。“
四、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幼儿自己推理找出6-9的相邻数。
五、学习单双数后,让幼儿延伸理解相邻数。
如:2是双数,2的好朋友是1和3,1和3是单数;3是单数,3的好朋友是2和4,2和4是双数。这样逐一论证,从而得同结论:单数的好朋友是双数,双数的好朋友是单数。
这样,幼儿不但掌握相邻数的基本结构和含义,而且延伸到单、双数的理解中。体现了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特点。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人为地、孤立地教幼儿一些零散的知识,而是整体与分散有机结合,让幼儿深入理解数理关系,只有这样,幼儿掌握的数理知识适应性才强,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才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