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本文主要讲了什么,马诗的主题归纳是什么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10 00:27:56

【千千千里马原创独家解读】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创作考略及题解】

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并无从知之。杜诗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例如,仇兆鳌的《杜诗详注》编在开元末,浦起龙的《读杜心解》编在开元年中,而钱谦益的《杜诗注》编在天宝年初。

若依诗之风格内容推来,大致作于开元二十三四年(735—736),诗人二十四五岁,游于齐鲁赵或更早期间可能比较合理。

诗人晚年曾回忆开元间游于齐赵时说:

“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丛台是赵王的阅兵台,青丘是齐景公“畋马千驷”的地方。可知杜甫在开元二十三四年间放荡于齐赵之时,很是有过一段呼鹰枥马,放纵矫豪的生活,却也是实际的,苏侯即苏源明是杜甫早期的朋友。

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在《杜诗笺·年谱·开元二十三年》依据杜甫《壮游》诗“忤下考功第”注云:“按史,二十四年,移贡举于礼部,则下考功第,在二十四年之前”。

马诗本文主要讲了什么,马诗的主题归纳是什么(1)

那么,杜甫的第一次齐赵之游,应该是开元二十四五年间,《房兵曹胡马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四年中,也就可以这样想象了。

房兵曹,姓名不详。房是他的姓氏,兵曹为下级文政官员,是兵曹参军的简称,主管兵械。

诗之标题,仇兆鳌杜甫集注版无“诗”字,意似“房兵曹之胡马”,按诗所写,乃一匹名贵汗血,恐兵曹之辈不可能有之,信是子美与兵曹所阔论之马。

杜甫现存诗,年代太早的似乎没有传下,例如他说自己“七龄即思壮,开口咏凤凰”。七龄的诗,肯定没有流传下来。

但二十岁以后的诗,肯定有一些还是保存下来了。《房兵曹胡马诗》可能就是属于保存下来的早期作品之一,当作诗人二十岁以后。

不过,清代有学者以为,杜甫天宝(742)以后始有诗。

马诗本文主要讲了什么,马诗的主题归纳是什么(2)

杜诗学巨匠钱谦益就是这样认为的。但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引黄鹤注云“房兵曹,未详何人,当在开元二十八年间”。冯至先生的《杜甫传》(1962)、陈贻焮先生的《杜甫评传》(1985)都从黄鹤说。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62—1978)所编《唐诗选·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中注,则进一步谓“可能作于开元二十八至开元二十九年间,即公元740—741年”。按杜甫《壮游》诗的说法来算,杜甫“快意八九年”的游历生活暂蔠之后,便自齐赵西归咸阳,已是天宝初年。

玩诗味,其意气之未稍减,高兴之情酣畅无空阔,疑其作于此时似不谐也。

杜甫自开元十八年(730),十九岁的他便游于晋。后死于大历四年的韦之晋,就是他当年的同游人之一。更早者,在开元十三年(725),十四岁的他,已在家乡巩县,东京洛阳之间往来,并少有才名。

开元十九年(731)至开元二十三年(735),游吴越以后,因要参加开元二十三年的进士科举考试,便回到故乡巩县,请求县府保送,但这次贡举未第。

他又于开元二十四年游于齐、鲁、赵等地,结识了“苏候”等一些少俊英才。

杜甫稍后《望岳》一诗中“会当凌云顶,一览众山小”的雄慨,若无南北之游,万里之行的“凌云”之会,怎能发出小众山的壮慨呢?

味《房兵曹胡马诗》中“所向”与“横行”的勇往,“空阔”与“骁腾”的放达,当去《望岳》之作宁早而非晚,因而,我以为此诗约作开元二十四年的可能性最大,这与他晚年《壮游》中回忆开元之日“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的情景也很相似。也与他大历元年初秋所写《七月三日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一诗中说“红颜胡马”的情形非常相似。不过,这首诗好像写的是天宝三年初冬与李白高适同游粱宋的事。

马诗本文主要讲了什么,马诗的主题归纳是什么(3)

丛台,好像出自《汉书·邹阳传》里“袨服丛台”的典故。原文说“武力鼎士,袨服丛台之下者,一旦成市”。颜师古注说“丛台,赵王之台也,在邯郸”。赵王之台,今学者考,乃赵国之阅兵台,颜师古注似不甚确。青丘,据《寰宇记》载;齐景公(前547—前490)“有马千驷,畋于青丘”。青丘遗址,在今山东青州。

我们已不知杜甫是否真的到过丛台青丘,但打扮得漂漂亮亮,联辔据鞍,袨服同行的开元青年,应该是司空见惯的。

杜甫所作《七月三日,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里说:“欻思红颜日,霜露冻阶闼。胡马挟雕弓,鸣玄不虚发。长鈚逐狡兔,突羽当满月。”所谓“红颜日”实际是壮年的杜甫,但胡马雕弓,都不是一般的马和一般的弓。如果杜甫真的是骑胡马,挽雕弓,踏霜雪,射狡兔,那么,他所谓的“裘马颇轻狂”,也就不见得是夸张的说法了。

这正是开元那个时代,青年学子游历江山的意气与豪兴,也是杜甫游于齐赵之时可以想见的矫豪身影。他呼鹰枥马的“快意”之时,必然写下快意的马上之诗。

杜甫游历的年代里,必定是以马代步的。否则,从河南到山东的千里遥途,徒步行走,他怎能走得那样“轻狂”呢?杜甫爱马和他的爱马之情,就是从这个时候的马背上开始的。

他曾经有过“胡马雕弓”的快意生活,怎能不永远那么鲜活地保留在自己最美好的记忆之中呢?马之于杜甫,永远是亲切和美好的。所以,后来在渡陇路上,他很深情地为自己所乘之马,写过一首《病马》的诗。

马诗本文主要讲了什么,马诗的主题归纳是什么(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