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除了熬夜喝酒,古人真的会跟月亮祈祷,许下心愿。
中秋节拜月,是从唐朝延续下来的风俗,据传起源于唐明皇李隆基。
这个颇受争议的皇帝,在某年的八月十五到达了月球,见识了广寒宫、嫦娥、玉树、玉兔,心生敬仰,于是命令全国在这一天焚香拜月。
之后的每年中秋,无论贫富,家家户户都会登高赏月,设供桌祭祀,焚香饮酒,非常具有仪式感。
而且拜月这种事,是从娃娃抓起的: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男子拜月,可以蟾宫折桂,考取功名,求的是学业和事业。
女子拜月,一是希望容貌姣好,沾沾嫦娥的仙气,二来有助于生育产子。
为什么呢?因为南海的蚌母,会对着明月吐珠,吸收月光的精华越多,蚌母孕育的珍珠也就越多,类比于人,就是多子多福。
月饼真正跟中秋节捆绑销售,大概是从明朝才开始的。
当年的《西湖游览志余》记载:
“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
《宛署杂记》中也描述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可见月饼这东西,从明朝就有便宜的,也有奢侈的,贵贱分明。
从大小上看,有铜钱大的“棋子”月饼,也有两斤重的“巨无霸”月饼,和现在差不多。
文人朱敦儒,有年中秋,可能是遇到了阴天,没看到月亮,写了首词自我安慰:“莫恨中秋无月。月又不甜不辣。”
月亮不甜也不辣,一点都不好吃,看不到就算了。
想必他面前还有一堆月饼,一盘香辣大闸蟹,才能保持这般淡然。
这种乐观的态度,与《梦粱录》里描述的中秋节一般无二: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
有钱没钱,都要听曲看戏,欣赏歌舞,富人爬上高楼,穷人找片空地,总之是要一家团圆,一起赏月。
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凑出钱来过中秋节,聚在一起,整夜畅饮,直到天亮。
我不敢相信这是一种怎样的乐天精神,秋天之后是冬天,身处农耕时代的古人,竟可以如此毫无保留,毫无节制地去享受一场狂欢。
丝毫不畏惧萧瑟的冬春,不担忧漫长的严寒,陡然生出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豪迈。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其实在中秋节出现前,凡是提到秋天,就有丰收和衰败的两重寓意。
秋意肃*,以至被当成战乱的象征。
悲秋、秋哀的文化传统,就这样刻进中国人的骨子里,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