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处珊瑚礁海域水深数十米的水层内,珊瑚礁与其他生物,如藻类、海绵、多毛虫、双壳类、星虫、桡足类、藤壶及旋鳃管虫等,形成共栖关系,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竞争,形成了现今无数个规模巨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为提升整个海洋生产力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在珊瑚礁周围,还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例如,在菲律宾,礁栖鱼类达到2177种;在大堡礁,礁栖鱼类达到1500种;在我国台湾省,礁栖的观赏鱼类达到1500种以上,如锦纹棘鰈鱼、触角蓑鮋、白尾缘星鲙、花斑皮剥魨及大叶海龙等,都是形态奇特、体色鲜艳、极具观赏价值的鱼类。
鱼类在珊瑚礁周围海域游弋,构成一幅生动活泼、绚丽多姿的独特风景线。许多民族以大型珊瑚礁为据点逐步建立起国家,如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及马尔代夫等。珊瑚礁为这些国家的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珊瑚的发展史向我们显示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但是,珊瑚也有脆弱的一面。例如,在热带浅海中的造礁珊瑚对于海洋环境条件的变化相当敏感。在全球工业化进程中,海洋溶解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
使珊瑚面临严峻考验。珊瑚生长通常需要年平均水温在20℃以上,最佳水温为25 ℃~26℃,水温下限为21℃ ~22℃,上限为31℃ ~32℃。同时,盐度、浑浊度、溶解氧、流速、饵料以及敌害生物等,都对珊瑚的生长繁殖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激烈时,就会危及珊瑚的生命。
此外,珊瑚的生长速度依其不同种类、年龄与生长环境而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热带或亚热带浅海、年轻、骨骼较疏的珊瑚生长较快,而温带或寒带深海、年老、骨骼较密的珊瑚生长较慢。科学家曾观测到枝状珊瑚在344天里生长了38厘米,有的角珊瑚甚至每周能生长数厘米,而有的块状珊瑚每年仅生长几毫米。
弥足珍贵
珊瑚虽然种类繁多,但骨骼质地坚强、天生丽质者寥寥无几,而且这些珊瑚因数量稀少,且固着生长于海洋深处,采集相当艰难,因此成为珊瑚中的珍品。名贵珍稀的珊瑚品种,几乎都是八放珊瑚亚纲中的红珊瑚和六放珊瑚亚纲中的黑珊瑚。
日本红珊瑚
红珊瑚一共有7个品种,但并非个个都珍贵。日本红珊瑚是红珊瑚中最著名、也很珍贵的品种。其群体呈树枝状,在枝的前面或侧面有短的小枝。骨骼坚硬而美丽,呈深红色或橘红色,中轴或下枝为白色,枝上呈放射状似白色花朵者即为水螅体,高度可达30厘米以上。日本红珊瑚分布在日本的土佐湾外海,五岛列岛、鹿儿岛和小笠原群岛近海,以及我国台湾岛外海和我国钓鱼岛列岛外海等海域,在水深100~200米海底岩石上固着者居多。
还有一种粉红珊瑚,是红珊瑚中最珍贵的品种。它的骨骼呈桃红色,中心为白色,高度大者可达1米左右,生长于比日本红珊瑚更深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