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相”字来称呼君主辅政大臣,起源很早。
如《尚书·说命上》记载:“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左传·襄公十五年》载师慧讥讽宋国“以千乘之相易淫乐之矇”。
此“千乘之相”,杜注以为系指郑国执政大臣子产等。但是,诸如此类称呼执政大臣为相,均为泛称,并非实有其官。
据目前所见资料,以相来命名执政大臣,最早可溯源于春秋后期的齐国。
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五年“崔杼立景公,相之,庆封为左相”。不过,在春秋时代,以相命名执政大臣者,也惟此一例,其他各国均未设立相职。
到战国时代,除了楚国一直未曾设立相职以外,其他各国均设有相职。由于各国历史条件不同和地域上的差别,所以各国相职的来源及其职权也不尽相同。
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以三晋为代表的相国制和秦国的丞相制。
1、最早的宰相——相室三晋的相职,首先起源于春秋末年晋国强大的世卿世族家臣制度。
春秋末年,随着世族世官制的破坏,一种新的官僚制度逐渐地在世卿世族家臣制度中萌芽。
这时,晋国强大世卿世族就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设立了总管家室事务、充当卿大夫谋臣的相职——家相。
例如《国语,晋语九》云:
“三卿(智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襄子戏韩康子而侮段规。智伯国闻之,谏曰:‘…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
此处之“相”即指韩康子之家相段规。又,《史记·赵世家》云:
“三国攻晋阳…襄子惧,乃夜使相张孟同(按:《战国策》作张孟谈)私于韩、魏。”
张孟谈即赵襄子之家相。春秋末年晋国强大世族中的这种谋臣式家相,从性质上说,尚属于世卿世族的家臣,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卿大夫家室事务,为卿大夫出谋划策。
他起初也许尚无固定称呼,但是,这种家相性质的相职不久就发展成为相室,以相室的身份出现在世卿世族制中。
这里的“相室”就是从原来充当卿大夫谋臣的家相发展演变而来的。到春秋战国之际,甚至于一般的卿大夫之家也设立了相室之职。
又,《战国策·赵策三》曰:
“公甫文伯官于鲁,病死…其母闻之,不肯哭也。相室曰:‘焉有子死而不哭乎?”
除了三晋以外,这种作为世族卿大夫家室之相的相室也发展到齐国。
《韩非子·说林上》记载:
“隰斯弥见田成子,田成子与登台四望,三面皆畅,南望,隰子家之树蔽之。田成子亦不言。隰子归,使人伐。斧离数创,隰子止之。其相室曰:‘何变之数也。’”
可见,相室首先是作为卿大夫的家室之相,而出现于春秋末年晋国世族家臣制度中的。相室的本来含义就是相卿大夫家室之事。
这种含义是沿袭了春秋末年“相其室”的传统而来的。
“室”在西周春秋时代,主要是用来表示一种宗法血缘体,它一方面指“宗室”,即宗法制度下的大宗,如周室、王室、公室等;另一方面则是指卿大夫家室而言,特别是春秋中期以后,作为世族大家庭的“室”越来越普遍。
在春秋时代,这种世族大家庭的主要管理者是“室老”,也即“家宰”。但是,在春秋后期即已出现了“相其室”之类的习惯说法。
如《左传》记载:
“(襄公十九年)司徒孔实相子革、子良之室,三室如一,故及于难。”
到春秋战国之际,在世族家臣制度中则正式出现了“相室”一官,作为卿大夫的家室之相。
“相室”一词就是由“相其室”等说法加以名词化之后而产生的,起源于春秋时代的卿大夫家室之相的相室一职,后来成为诸侯国的相国(相邦)的前身,即战国时代的相国制就是来源于春秋时代的相室制。
2、从相室到相国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与春秋后期和战国前期诸侯国的强大卿大夫化家为国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
在春秋战国交替的过程中,晋国发生了“三家分晋”的历史事件。
原来在春秋时代,晋国由赵、韩、魏、知(智)、范、中行六卿专政。
经过相互兼并瓜分之后,赵、韩、魏三家消灭了知、范、中行三家。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成为三个独立的诸侯国。
当晋国的赵、韩、魏三卿化家为国之际,同时也抛弃了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央官制,重新以萌芽于世族家臣制度中的新官僚制度,为基础来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这时,原来作为赵、韩、魏三家卿大夫家室之相的相室一职,也借用到国家政权中作为国相的称呼。
也就是说,赵、韩、魏三卿化家为国之后,其赵、韩、魏三国之相仍沿袭了化家为国之前的家相的称呼,也称为相室。
例如《战国策·赵策四》记载魏国初年宰相范座曾自称:“座虽不肖,故魏之免相室也。”
也正是因为战国初年,三晋各国的相职曾一度沿袭家相之称,称为相室,所以在战国时代的著作中,有时以相室作为诸侯国宰相的泛称。
例如《韩非子》记载:“故主失势而臣得国,主更称蕃臣,而相室剖符。”
颜师古注《汉书》也以诸侯国之相来解释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