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作者: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赏析: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徽宗崇宁二年(1103),党祸已起,蔡京立元祐党人碑,黄庭坚被除名,编管宜州。崇宁三年(1104)到达广西宜州,这首《清平乐》即作于在宜州的第二年,即崇宁四年(1105),而就在这一年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春天回到哪里去了,我怎么一点也找不到春的踪迹了。开篇发问,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人格化,春天就像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因为不见了而四处寻找。“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遍寻不见,词人很苦恼,于是不停地向人打探和请求——如果你知道春天在哪儿,请叫它回来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吧。上片把词人恋春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在上片中,词人发现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有人知道春天到底去了哪儿,也不会有人将春天唤回来, 不禁怅惘又无可奈何。但是,词人仍然抱有一丝幻想,既然人类不知道,那我就问问树上飞来飞去的黄鹂鸟吧,它随着春天一起回来又送走了春天,也许能告诉我想要的答案。词人惜春的情绪到此处得到了进一步渲染。“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鹂婉转鸣叫,一定是在回答词人的提问。但让人着急的是,黄鹂虽然在说个不停,却没人能听得懂。这时候,聪明的黄鹂鸟也许洞悉了词人内心的着急,所以它随风从绽放的蔷薇花丛上飞走了。宋代任拙斋《荼蘼》有“一年春事到荼蘼”,荼靡花盛开,表示一年中春天已逝夏天到来。荼靡花,是蔷薇科的一种,亦有说荼靡即蔷薇的。这里黄鹂鸟飞过蔷薇,就是用行动在告诉词人:蔷薇花开,春天已离去,你不要再徒劳去找寻了。
这首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一问三转,“春归何处”先提出问题,继而一转询问人、再转询问黄鹂、接着不解黄鹂之语而黄鹂用飞过蔷薇来回答。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寻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黄庭坚初到宜州由于身负罪名,无人敢提供住处,只得栖身寺庙,后来愈发困顿,寺庙也住不成了,无奈搬到城门楼上并病逝于此。但即使在这种官场失意一贬再贬、生活无着的情况下,词人依然乐观,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从这首《清平乐》词人爱春、眷春的情绪中也许能略窥一二吧!
(杜丽霞,靖江马洲诗社副社长,曾获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词类二等奖,2020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
编 辑 | 刘琼
微信公众号版权说明
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稿件来源、作者;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微信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焦三农工作队伍
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欢迎投稿
网站投稿:tougao@dxscg.com.cn
报纸投稿:xcgbbtg@163.com
报纸投图:xcgbbt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