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不按三维目标的模式去叙写学习目标,模板中也没有这样的设计。但是,有的教师即使按照我们的模板去设计目标,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回到三维目标的模式上去。为什么不再按三维目标的模式去叙写?现在的做法是不是颠覆三维目标?到底还要不要写三维目标?对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再按三维目标的模式去叙写”的讨论,实际上涉及对学习目标概念的界定问题。我们把学习目标这一概念界定为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它描述的是学生学习结束之后能做什么或发生了什么变化。基于这样的理解,传统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就不属于目标的范畴,学习目标是学生要到达的终点,过程则显然不是终点,方法顶多是为了到达终点的手段,都不属于目标的范畴。那么,新的学习目标叙写方式是不是就完全抛弃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呢?如果是,岂不是同时抛弃了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原则?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按照我们的目标叙写技术,“过程与方法”常常以学习目标中的条件面目出现。核心素养时代,课程目标也已经从三维目标升级为核心素养,三维目标的叙写方式也会逐渐发生改变。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目标叙写是不是对传统三维目标的颠覆呢?改革中,这样的疑惑甚至质疑一直存在。前面对过程与方法的分析已经说明,我们的目标叙写技术并非对传统三维目标的颠覆,而是传承和超越。在传统的三维目标中,三个维度的目标在教学中的实现效果是递减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较易实现、便于操作,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都比较重视;后面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不易实现,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实际上,诸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目标,不是几节课就能实现的,需要更长的时间,列入课时目标也缺少操作性价值。按照我们的目标叙写原则,目标要力求清晰具体、可观可测。例如,有教师为朱自清的《春》设定这样的情感目标:“指导学生朗读,能感受作者的写作情感”。在传统的备课i语体系中,这个目标是很常见的。问题是,“感受作者的写作情感”这个目标如何去达成?又该如何评估呢?当教师被这样追问的时候,他常常是茫然的: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达成,就是去读,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很显然,由于传统的教学目标习惯了使用“感受”这一类笼统、含糊的动词,导致目标质量不高,也直接导致课堂实施质量不高,评估更是失去了依据。如果改为下面的目标,问题就解决了。借助语调、节奏、情感的变化,基本读出作者的喜悦、期待、歌颂等思想感情。这种目标叙写,更加清晰具体、可观可测,把原本虚无缥缈的无法观测和评估的情感类目标“落地”了。试想,假如学生能借助语调、节奏和情感的变化,基本读出《春》所蕴含的喜悦、期待和歌颂的感情,学生是不是能进一步体验到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呢?是不是就是落实了情感目标?答案是肯定的。这不就是把传统三维目标中原本“飘在空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到实处了吗?因此,这不是颠覆,而是传承和超越。(p182)9月21日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