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投石壕村全文翻译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2-30 11:49:27

说起杜甫的《石壕吏》,想必大家都挺熟悉的。

因为几乎没人能够忘记,当年被“背诵全文”的支配的恐惧。

《石壕吏》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我敢打赌,大家每次都是连“唐.杜甫”都不落下开始背的。

暮投石壕村全文翻译,(1)

作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根据自己的亲眼见闻写成的“三吏三别”之一,我一直以为这首《石壕吏》,是诗人在表达对战乱时代饱受摧残,家破人亡的底层百姓的同情。

在我过去的理解中,这首诗的翻译大概是这样的:

这天傍晚,诗人在一个叫石壕村的地方投宿,晚上睡到半夜的时候,有官府的差役来拍门抓壮丁。

诗人借宿的这一家的老头子,听到声响就赶紧跳墙跑了,老太太强撑去给差役开门。

老太太刚开门,就听见外边的差役大声怒斥:你家老头呢!赶紧让他出来跟我们走!不然要你们好受!

老太太声音凄苦地对他们说:大爷们开恩啊!我家三个儿子都去守邺城了,前几天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家,说两个儿子都已经战死。死了人就死了吧,但活着的人总得想办法过日子啊!现在我家已经没有什么男丁了,只有一个还没断奶的孙子,儿媳妇虽然在家,但我们现在穷的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了。差爷要是不嫌弃我年纪大了,我现在就跟你们去河阳兵役,走得快了还能赶上帮忙做早饭。

到了夜很深的时候,外边嘈杂的声音渐渐地消失了,只不过耳边好像总是会听见几声压抑幽咽的哭声。

第二天早上诗人上路的时候,跟他送别的就只有老翁一个人了。

暮投石壕村全文翻译,(2)

诗人借宿的这一家人,三个儿子全上了战场,一场大战下来只活下来一个。

老两口带着儿媳妇和吃奶的孙子艰难度日,还被官差催逼抓壮丁,连家里仅存的老汉都差点被拉上战场。

如果老汉也被抓走了,只剩老妇带着儿媳妇和孙子,她们以后怎么生活?

所以过去我一直都以为,这首《石壕吏》中捉人的官差是反派,杜甫投宿的这一家人的命运既悲惨又无奈。

老妇人之所以“请从吏夜归”。

是因为她说孙子没断奶的时候,说漏了嘴,暴露了自己的儿媳妇还在家,可她家里又没钱贿赂抓壮丁的官差,为了不让官差带走儿媳妇,只好请求官差带走自己,放过儿媳。

但是最近看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震教授解读《石壕吏》的视频以后。

让我深感震惊,几乎完全颠覆了我对《石壕吏》的认知。

康教授认为,《石壕吏》中的捉人吏是不辞辛苦,尽职尽责的大唐公务员,做得一点错都没有,而老妇人更是热烈拥护李唐,不惜献上生命的爱唐先锋!

以康教授的观点推论,《石壕吏》这首诗,大概是该这么翻译的:

暮投石壕村全文翻译,(3)

大诗人杜甫经过一天的车马劳顿,傍晚的时候在一个叫石壕村的地方投宿。

当天深夜时分,大唐优秀的招兵人员依旧不辞劳苦,尽职尽责的展开捉人补兵工作。

这一家的老头是个胆小如鼠的懦夫,听见动静居然跳墙逃避兵役。

老太太怀着羞愧又悲痛的心情,去给深夜依旧奋战在捉人工作一线的大唐捉人公务员开门。

大唐捉人公务员听说老翁逃走以后,非常气愤:没有大唐哪有你们?吃大唐的饭却不肯一家死绝地为大唐卖命!你们何其无耻?

老太太听了捉人公务员义正辞严地怒喝,羞愧难当地哭叫:嫁了这么个毫无感恩之心,又贪生怕死的老头子,我的命好苦啊!

然后老太太边哭边向大唐捉人公务员陈述自己的苦难:家里三个儿子三生有幸地去为大唐守卫邺城。其中一个儿子刚托人捎书信过来,三个儿子才战死两个,离“一门三英烈”都还差一个名额!让自己以后怎么有脸出去见人啊!活着的儿子不顾大局的苟且偷生,只有为大唐尽忠而死才算是死得其所。可恨现在家里已经没有什么能上战场的人了,就剩一个小孙子还在吃奶,儿媳妇因为要喂奶没法上战场,但把能捐献出来的东西也都捐献光了,连条不露腚的裤子都没留下。

但老太太深知,这样的付出是远远不够的,远远不能报答李唐王朝对自己的大恩大德。

于是,老太太激动地拉住大唐捉人公务员的手,怀着对大唐火山喷发般的热爱说:带我走吧!我虽然年纪老衰,但一颗爱大唐的心还在!赶快!赶快!咱们马上出发,我还能赶上为河阳战场士兵做早饭!

夜深人静的时候,外边虽然已经没有了声音,但杜甫仿佛还是听到了,天地被老太太的爱唐精神感动的呜咽之声。

天亮的时候,那个贪生怕死的老翁又恬不知耻地逃了回来,杜甫虽然对他满心的看不起,但还是忍着恶心,礼貌地跟他道了别。

暮投石壕村全文翻译,(4)

这首《石壕吏》,杜甫一方面是在热情讴歌大唐捉人公务员们不辞辛苦,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另一方面则是在重点歌颂老妇人,那种一家没死绝就不够爱大唐的爱国热情。还搂草打兔子的鄙视了一把,那个跳墙逃走的懦弱老翁。

教授就是教授!精神境界就是高!

以我们的眼光,只懂以普通百姓的角度去看《石壕吏》,而教授直接以封建帝王的角度来解读了!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

不就是因为安禄山、史思明等人不知感恩,吃大唐的饭,掀大唐的锅?

大唐皇帝英明神武,明察秋毫,岂会不知安禄山、史思明这些跳梁小丑心怀不轨?

陛下之所以要把这些奸臣养起来造反,为的就是让大唐百姓人人都有机会报效朝廷,家家都有机会光荣!

你看《石壕吏》中的老妇人,她三个儿子死了两个又怎样?一家人穷的连不露腚的裤子都没一条又怎么样?她得到了教授的赞誉,她光荣啊!

只是作为一个升斗小民,我不免有些怀疑:康教授自己愿不愿意,能不能做到像《石壕吏》中的老妇人一家一样去光荣?

孔子曰得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使是从封建社会的角度来说,老妇人一家三个儿子全部从军,并且已经战死了两个,也足以称得上是“一门忠烈”了!

剩下老妇人夫妇带着一个还在奶孩子的儿媳妇,本来就只能艰难度日。

暮投石壕村全文翻译,(5)

再把老翁送上战场,老妇人自己带着奶孩子的儿媳妇,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她们还有活路吗?

“安史之乱”本来就是因为李唐皇帝荒淫无道,亲信奸诈小人,养虎为患引发的战争。

老妇人一家到底欠了李唐王朝多少“大恩大德”?要以全家死绝式地“奉献”来弥补李唐皇帝的过错!

教授的李唐皇室可以伟大,但总得给平头百姓留一点掉挣扎求存的“私心”吧?

按教授这种“光荣”法,还劳叛军动手干什么?

让大唐这些尽职尽责,不辞劳苦的捉人吏把老百姓逼死干净!

岂非大家光荣?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