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利益分配不满,保加利亚从塞尔维亚的盟友变成敌人,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中塞尔维亚再一次大获全胜,赢得了科索沃等地。
但像前几次一样,塞尔维亚的每次崛起过程都会被周边的大国打断,这次看上这片土地的是奥匈帝国。
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黑地区,随即剑指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政府看在眼里,无可奈何,塞尔维亚民间对奥匈帝国的仇视却到达了顶点。
于是壮士一怒,血溅五步,斐迪南大公夫妇命丧萨拉热窝,欧洲各国围绕巴尔干半岛的博弈一步步演变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塞尔维亚这个小国几度创造辉煌,但往往不得不面对小国寡民的现实。其间科索沃、黑山等地数度易手,但塞尔维亚从未放弃这些土地。
铁托和南斯拉夫联邦
一战后塞尔维亚的领土格局并未马上稳定下来。
1918年11月,协约国取得了一战的最终胜利。同年12月,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组成联合王国。1921年,黑山正式加入这个联合王国。
1929年,亚历山大一世国王将这个联合王国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此时的王国已经囊括了主体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黑山、北马其顿等地,在欧洲称得上是领土广袤了。
按照“惯例”,大好的局面再一次被打破,这一次动手的是纳粹德国。
二战初期,南斯拉夫王国的对外政策几度摇摆,一边与轴心国签订了合作条约,另一边又将这些条约搁置。但1941年,德国还是出兵占领了南斯拉夫全境。
虽然盟国依旧承认南斯拉夫国王,但事实上这个国家已经被轴心国和傀儡政权瓜分,这个国王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
久而久之,各盟国渐渐发现,南斯拉夫境内还有一股抵抗法西斯的势力——共产党游击队。这支游击队的领导者是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1915年,一战各方交战正酣,铁托被奥匈帝国抓壮丁,随后被俄军俘虏。得益于这次被俘经历,铁托学会了俄语,接触到了俄国共产党人,进而参与了十月革命。
南斯拉夫王室在投降书上签字时,铁托已经成为南斯拉夫共产党*。此后三个月,他拉起了一支8万人的队伍。
到南斯拉夫解放时,铁托的队伍已经发展至百万人,南斯拉夫共产党通过议会决议取代了王室的执政地位,南斯拉夫王国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再次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而我们现在常用的“南联盟”这个简称,则是指1992年后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虽然国名几经更迭,但领土范围始终与王国时期相同,黑山、波黑都是其加盟国之一,而科索沃则是塞尔维亚下辖的一个自治省。
随着制度的修改,铁托先后担任联邦政府主席、部长会议主席、南共联盟主席、终身总统,执政30余年,直至1980年去世。
成立的最初几年,南斯拉夫联邦选择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甚至不惜与西方国家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多次发生击落美军飞机之类的事件。
但是与后来的新中国一样,南斯拉夫始终保持了政治独立,不愿彻底沦为苏联的傀儡,因而很快与社会主义阵营反目成仇。
1948年,欧洲工人党和共产党情报局指责南共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双方的关系公开破裂,从此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1956年,铁托、纳赛尔、尼赫鲁三个第三世界国家领袖联合提出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25个国家齐聚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