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民族精神包括什么内容,伟大的民族精神包括哪四种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08 17:28:08

应知应会共同学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01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何时何地召开,是党召开的第几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答: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这是党召开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02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格局是什么?

答: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03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 最大成就是什么?

答: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04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什么?

答:**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精神实质集中体现在“十二个必须”。

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这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党必须完整、正确、全面把握和贯彻。

05 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答: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06 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三个事关”,即做好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07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答: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

08 民族团结之本是什么?

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09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什么?

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是什么?

答: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思想上的自觉认同。

11 什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四个与共”,即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四个必然要求”,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重点把握的关系是什么?

答:正确把握“四对关系”。

一是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共同性是主导、方向、前提和根本,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增进共同性,是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即“五个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

二是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二者并行不悖,但不是平行并列。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三是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四是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14 如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答: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二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四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五是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15 什么是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答:“四个共同”“三个准确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要准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准确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6 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什么?

答:民族团结。

17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什么?

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8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9 如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答:在各民族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20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及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要顺应时代要求,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21 做好民族工作、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

22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是什么?

答: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23 如何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24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是什么?

答: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监制/武栋剑 责编/李晓芸

编辑/巴银瓶

来源/武城统一战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