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被刺配到何处去了,林冲被刺配沧州以后被安排到哪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11 15:13:02

先秦时期产生了百家争鸣,出现了很多的思想观点,但大多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论述。在众多的学说里,有四家思想理论最为完善,这四家就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中,这四家思想学说,对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林冲被刺配到何处去了,林冲被刺配沧州以后被安排到哪(1)

法家之法,是严刑峻法

在几千年的传统社会,儒家更是占据历史主流,但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是儒法并举的,并不是儒家一家独大。更甚者,有学者提出“阳儒阴法”的概念,表面是以儒家仁政治国,实质上用的却是法家那一套,以严酷的刑法治国。

法家思想学派,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有两个,一位是商鞅,一位是韩非商鞅是法家早期的一位代表性人物,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法家的“法”并不等同于当下所说的法治,并不是说要依法治国。现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其实就是依宪治国,宪法高高在上,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谁犯了罪都应得到法律的严惩,这才是法治,这样的社会才是法治社会。

林冲被刺配到何处去了,林冲被刺配沧州以后被安排到哪(2)

但是,法家之法,远非如此。法家的法是严刑峻法,就是依靠严峻的刑律威慑民众,保持皇帝的江山不动摇,让人民忌惮权利,对统治者保持恐惧心理。一句话就是为了让人民害怕,人民害怕了,那么也就不敢胡作非为了,更不敢造反了,皇帝的江山就可以代代传了。

林冲被刺配到何处去了,林冲被刺配沧州以后被安排到哪(3)

商君之法,刻薄寡恩

让人害怕的刑律当然是越严厉越好了,所以当时就有人议论说“商君之法,刻薄寡恩”。商君就是商鞅,《商君书》中记载了商鞅设计的各种刑律,刻薄寡恩的商鞅之法,怎么个严厉法呢,怎么个残酷法呢,接下来就从商鞅实施的一种刑罚说起,什么刑罚呢,就是刺面

商君认为,刑罚不严厉,就无法形成威慑之力,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刑罚当然是越严厉越好。假如一个人犯了很小的过失,就面临“刺面”的刑罚。什么是刺面?就是在脸上刻字。众人皆知,脸不是一个人的门面,在脸上刺字,就等于不给你任何的做人的尊严,让大家一眼看到,都知你是一个触犯刑律的人。其刑律之苛刻无情,可见一斑。

林冲被刺配到何处去了,林冲被刺配沧州以后被安排到哪(4)

当然这还不算,不是说刺完就完事了,还要在上面着墨才行。我们知道,刺面之后时间久了就可以慢慢消除,慢慢长好,古人也有易容术,休整休整也许就不容易看出来了,但如果再在上面着上墨,那就永远留下了一个记号,到老都不会消除。一次犯错,终生就是有罪之身。

“刺面”刑罚,其实质就是摧毁一个人的尊严。你骂秦国暴政,那么就给你脸上做一个记号,先从灵魂上摧毁你。因为一个有尊严有灵魂的人是不好管理的,统治者需要的不是这样的人,需要的是顺民,就是我说啥你听啥,我说咋干你咋干,民众只需点头哈腰干活就行了,需要是跪着的草民,不是站着的公民。而这,还只是最轻的刑罚。

林冲被刺配到何处去了,林冲被刺配沧州以后被安排到哪(5)

林冲,刺配沧州

说起“刺面着墨”,有人可能会联想到纹身,这两者其实就是一回事,都是留下一个记号。不同的是,商鞅的纹身是纹在脸上,我们当下的纹身是纹在身体上。当时的纹身是强制的,现在的纹身是自愿的,当时的纹身是一种惩罚,现在的纹身更多的是一种信仰,一种崇拜。

两宋之际,也沿用了这种刑罚,看过《水浒传》就应该有印象,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高太尉养子高衙内陷害,家破人亡,林冲本人也身陷囹圄,水浒传里面写到“刺配沧州”,指的就是脸上刻上字发配到沧州。后来林冲知道自己被好友陷害,才有了夜袭山神庙,然后就上了梁山,落草为寇。“刺配”刑罚一直延续到清朝,才算结束。

林冲被刺配到何处去了,林冲被刺配沧州以后被安排到哪(6)

对于法家推崇的严刑峻法大家可能会陌生,但对于“刺配沧州”的林冲,肯定印象很深。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