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涣(?-约215年),字曜卿,豫州陈王国扶乐县(今河南太康县西北,汉章帝时陈郡划为陈王国,直到汉献帝建安二年陈王刘宠被刺后才国除,所以袁涣出生时应称陈王国才对)人。汉末三国时期豫州名士,初为刘备征辟、再为袁术所用,后来迫投于吕布、最后佐于曹操,逐成曹魏名臣。
曹魏郎中令袁涣(影视剧照)
袁涣出身豪门大族-陈郡袁氏,其先祖乃虞舜之苗裔,到周代其后代有个叫妫满的被册封为陈侯。后来,陈开国君主陈公满的十三世孙,有个叫涛涂的,是陈国著名的贤大夫。涛涂的父亲(可能是陈利公,名跃)名字史载不详,但据说字辕,涛涂遂以辕为姓,后来简化为袁。这就是袁氏得姓始祖的由来,袁涛涂则是公认的袁氏始祖。
秦末之时,涛涂的后代有个叫袁生的,他献策帮助刘邦战胜项羽。功成身退后,袁生又回到祖籍阳夏(今河南太康县),重振家门。他的曾孙袁干在汉武帝时因战功被封为关内侯,世袭三世到新莽时而爵止。
在两汉相交之际,陈郡袁氏出了个袁良(字厚卿),为东汉建立立下了功勋。袁良官至广陵太守、威震徐淮,自他开始陈郡袁氏,逐渐兴旺起来。袁良有三子:长子袁光,为博平令;中子袁腾,为尚书郎;少子袁璋,为谒者。
袁璋后来则迁居陈郡扶乐县,其子袁滂(字公熙)也官至司徒,袁璋之女就是蔡邕的母亲。袁滂之子就是袁涣,袁良这一支三个分派,就逐渐形成了著名的“陈郡袁氏”。
需要注意的是,发端自袁安的“汝南袁氏”,史载其祖父也叫袁良,笔者反复翻看史料,和陈郡这个袁良应该不是同一个人。“汝南袁氏”和“陈郡袁氏”应该都发端于陈国,但共同始祖应该还追溯不到袁良这里,很可能同名不同人而已。
陈郡袁氏,名列两晋南朝四大门阀
袁涣年轻时,被郡守任命担任功曹之职,郡中贪赃枉法的官吏闻讯后,都自动离去。后被公府(三公之府)征辟,又被举为高第(指品评优异),授官谯县令,但袁涣并未去上任。
兴平元年(194年),陶谦表奏刘备任豫州刺史,刘备推举了袁涣为本州秀才。
建安元年(196年)春,袁术攻打徐州,刘备迎战月余互有胜败。袁术于是写信给暂时寄居在刘备麾下的吕布,许诺送上二十万斛大米,诱使其袭击下邳。吕布击败张飞、占据徐州,刘备也被袁术所败、几乎全军覆没。但袁术言而无信不按约给大米予吕布,吕布于是大怒绝交袁术,又重新让刘备驻小沛,联合对付袁术。
此时,袁涣为了避乱,流落于江淮之间,被袁术所强行任用。据说袁术每次向袁涣咨询探问,袁涣总是正气凛然地论述自己的主张,袁术辩驳不过。但是,袁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
建安二年(197年)五月,袁术想联合吕布,为其子娶吕布之女为妻,吕布被谋士所谏*其使者韩胤而绝婚。于是双方彻底交恶,吕布在阜陵攻打袁术。袁涣随袁术一起迎战,然而战败后又被吕布拘留。
早年,袁涣先后从于刘备、袁术和吕布(游戏形象)
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吕布被曹操击败,最终被*,袁涣转而跟随曹操。他对曹操说:“武器,是一种凶祸之器,万不得已才使用。用高尚的品行来影响他人、用仁义的思想来感化他人,同时安抚那里的百姓,替他们扫除危害。这样,百姓才可以和他们同生共死。您洞明事理举世罕见,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勤勉地实行了;当今官府失去民众的弊政,您也已经引以为戒了,四海之内依靠您得以免于危亡的灾祸。然而百姓还不懂得仁义,希望您教导他们,那么真是天下的福分了。”曹操很欣赏,并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后,让他担任沛县(今江苏沛县)南部都尉。
当时刚刚招募百姓去开垦荒地,百姓都不愿意,纷纷逃离。袁涣对曹操说:“百姓安于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千万不能突然让他们离开故土,顺着他们的意愿容易,违背他们的意愿困难,应该顺着他们的心意,愿意去垦荒的就让他们去,不愿意去的不应勉强。”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百姓都非常高兴。
后来,袁涣升任梁国相。他每每告诫各县:“务必要抚恤鳏夫、寡妇、高龄老人,表彰孝顺的子孙和贞节的妇女。常言说‘世道安定礼仪就周详,世道动乱礼仪就简略’,这个分寸全在于临事斟酌。现今虽然仍不太平,难以推广礼仪,然而这也在于我们怎样做了。”袁涣为政就是这样,崇尚教化训育,凡事宽容思虑以后才行动,外表温和柔顺而内心能够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