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鼓
有太多奇珍异宝
↓↓↓
铜鼓有“三奇 ”
地名奇:铜鼓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祈福乐器,是财富、权力、健康的象征。铜鼓既不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既不产铜,也不制铜。但为什么叫做铜鼓呢?铜鼓县城东面有一块巨石,颜色如铜,形状似鼓,击之有声,名为“铜鼓石”,由此而得名。县名铜鼓,意味深长。
© 铜鼓石
历史奇: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铜鼓繁衍生息。自唐宋时期开始,北方战乱,大量的移民迁徙于此。明末清初,大批客家人从闽西、粤北、赣南迁入,人数越万。如今,全县80%的人口都是客家人,是全国43个纯客家县之一,也是赣西北唯一的纯客家县。铜鼓是红色的,1927年9月,一代伟人*在铜鼓亲自领导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秋收起义,点燃了中国工农革命的燎原烈火,并留下“一脚踏两省、四圆定乾坤”的传奇经历。
© 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
© 萧家祠
地貌奇:铜鼓属丹霞地貌,有万笏朝天、七重门、天柱峰、八大寨、少女之春等自然奇观。其中,最有特色的属“试剑天柱八大寨”。试剑石,亦名铜鼓石,形状如鼓,巍然矗立。天柱峰,位于修河上游铜鼓境内的九龙湖中,形状像一只巨大的海螺,直冲云霄,一峰竞秀,气势磅礴,有修河第一峰之美称。八大寨,在铜鼓一处名为凌云山丹霞群中,隐藏着明朝万历年间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著名的“八大山寨”,它们分别叫仙羊寨、杨家寨、猴牯寨、屏风寨、托盘寨、笆篮寨、水坑寨、魏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