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测量乒乓球的体积用排水法,如何测量乒乓球和冰块的体积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18 18:30:56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感悟“转化”思想,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交流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去“探究”,体会“转化”,学会“应用”,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生活化的魅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实验记录单、量杯、超轻粘土玩具、橡皮泥、钉子

学生:石块、土豆、水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图片

1、仔细观察,你会计算屏幕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怎样计算?(牛奶盒、魔方)

2、剩下的物体呢?区分规则和不规则物体。

师: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那么它们的体积应该怎么求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加以引导,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二、启发引导,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有什么好办法求上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

学生说方法

师:方法是否可行,让我们来试试吧!

2、小组合作探究

出示合作要求

商讨:每组选择一个不规则物体进行探究。

设计:设计测量的步骤,确定可行的方案。

实施:设计好方案后,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然后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思考: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怎样计算物体的体积?

各小组展开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3、交流汇报

小组汇报,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正确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出方法。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互相协作,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下面请各小组派几名代表上台来分享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

汇报:

(1)可变形物体(橡皮泥)

生汇报讨论结果,明确:我们把不规则的橡皮泥通过捏压转化成了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就可以求出橡皮泥的体积。

师:在捏的过程中,橡皮泥的什么发生了改变?什么没有变呢?

生: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体积没有变化。

生汇报讨论结果,明确:我们把不规则的橡皮泥通过捏压转化成了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就可以求出橡皮泥的体积。(播放学生操作的微课)

师:在捏压的过程中,橡皮泥的什么发生了改变?什么没有变呢?

生: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体积没有变化。

(2)不可变形物体(石块、土豆)

组1:先在量杯中放入300毫升的水,然后放入石块,水面会上升,到500毫升,那么石块的体积就等于500-300

毫升(立方厘米),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求上升水的体积)

师提出问题:“测量时要注意什么?需要记录几个数据?”

组2:先在有水的量杯中放入放入石块,测量水面为a毫升,再拿出

石块,水面会下降,到b毫升,那么石块的体积就等于a-b

毫升(立方厘米),下降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求下降水的体积)

师提出问题:“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呢?

像这种利用水来测量的方法,叫做排水法。

(3)乒乓球

乒乓球的体积又要如何求?还能用排水法吗?为什么

生:因为不能完全浸入

师:我们可以用沙子代替水,求出她的体积,这种方法叫做排沙法。

播放视屏

4、总结归纳

师:同学们通过猜测、验证找到了求不规则物体的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之中又有着怎样的相似之处呢?(都是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可测量的物体)我们把它称为“转化”,转化是我们数学非常重要的思想,对于转化我们并不陌生,播放视频(介绍排水法的应用)

三、巩固知识,拓展应用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想一想:又要如何求一粒绿豆、一颗钉子的体积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