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歌与秋分有关吗,九九歌的各个九代表哪个节气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25 14:48:46

近段时间,教材事件在网络持续发酵,稍微浏览一下小朋友的教科书,方觉问题极为严重,教材中的内容不仅文化素质极低,还渗透有不可告人的意图,严重缺乏文化自信,堂堂的教育机构如此不堪,将贻害中华下一代。《元贞之道》不得已作此文,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此为戒,重新审查相关教材。

探源中华民谣《九九歌》

《九九歌》,是中华传统民间歌谣。别名“数九”或“冬九九”,是与冬季节气相关的歌谣。自每年冬至后的次日开始“数九”。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民谣始于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用语言传播民谣的时间,远早于有文字的记载的时间,九九民谣或起于《易经》甚至更早的伏羲时代。

《易》的“乾卦”中,有个很重要的概念“用九”。【象传】:“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今人〖注释〗用九天德,因《乾》卦六爻皆为九,属纯阳纯刚之性,是天的品德集中的反映。说明孔子或托名孔子的《易传》后人,已经不知“用九”的本意了,无论是今天台湾易学网红大家还是汉后文人对《易》的注解,都已不知“用九”的天文历法概念,全是文人们的主观人文臆想,把中华文化诸经之首的科学之《易》引向了歧途,误导中华后人2000年。

九九歌与秋分有关吗,九九歌的各个九代表哪个节气(1)

乾卦的“用九”

笔者若干年前读《易》,一直不得其解,觉得华夏先人所言的“用九”不简单,“九”是数字,不是一个“阳”字就能讲得通的。迷茫中,孩时曾听过的“九九歌”给笔者明示,华夏祖先是不是在“用九”计数?

乾卦的每一爻,代表一个“五九”,即四十五天。这才是“用九”计数的本意。

初九:潜龙,勿用。计数:冬至后的五九四十五天,天象:苍龙七宿在地平线以下,人们看不见,怎么办?勤劳智慧的华夏先民在寒冬季节立杆测风向,即“勿用”,观测季风风向的变化而知季节的变化。节气:五九之后是立春日。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计数:立春后的五九四十五天,天象:苍龙七宿的龙头露出东方地平线。节气:立春五九之后是春分,这段时节,民间俗称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农事:春耕是最重要的农事活动,当然是“大人”们要出来张罗。历代的皇帝在春耕节要装模作样下田耕地,还一直保有这个传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计数:春分之后五九四十五天,天象:苍龙七宿呈扶摇直上态势,节气:春分后五九是立夏,这段时节是农事繁忙时节,农事:要终日勤奋劳作(乾乾),晚上还要观看季风,警惕西北方的厉风,厉风来有回春寒,不利农事。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计数:立夏后五九四十五天,天象:苍龙七宿完全升出地平线,箕宿在银河处(即渊)。节气:立夏后五九是夏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计数:夏至后五九四十五天,天象:苍龙七宿在南天空呈飞龙态势。由冬至到夏至计数180天不准确(数穷),还不到夏至日,正历法:大人们要在临近夏至日时,立“中”测日影以正历法。民俗:夏至祭日是个大节日,彝族火把节。今天民间残留的端午节,原为“十日太阳历法”的五日(月)初五,即夏至日,还保有这个五帝时代的文化记忆,但今天夏历的五月五已不是夏至日了。节气:夏至后五九是立秋。

上九:亢龙有悔。计数:立秋后的五九四十五天为秋分,天象:苍龙七宿龙首开始消失在地平线(有悔)。

群龙无首。秋分之后,天象:已经看不到苍龙之首了,皆是“群龙无首”。

接下来华夏先人就开始观“月象”的变化,而月象的变化周期为“五六”30天,要“用六”来计数以观月象,即“坤卦”。这里就不再讲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顾《元贞之道》之前的文章。

作为群经之首的《易》,本为伏羲时代的天文历法,乾卦是先天八卦的龙历,一卦用五九四十五天计时,其中还隐含有后天八卦的风历,以观天象苍龙星宿为主,以测季风风历为辅,这是中华最早的阴阳八卦合历(龙风历法),今天的龙凤呈祥还保有这个远古中华文化记忆。楚文化中对凤凰的崇拜,就是这个文化源头,探源中华文化工程,要在长江流域的楚文化中寻览。

民谣《九九歌》是九九加一九,即十个九,是中华远古的文化记忆,是对易乾卦的初九和九二爻的细化和分解。如果没有这个孩时的歌谣记忆,也许今人永远也解不了《易》了,这是民谣《九九歌》的意义。

结束语

一首小朋友简单易懂的九九民谣,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数学和天文,有季风和地理,有科技和正历法,有物候和节气,等等。跪洋大编辑们导入的任何一篇东西洋教材,都无法和《九九歌》相比,差的太多。敬请教育工作者,将这首民谣重新录回孩子们的教材中,让中华后人永续这首源自5000年前的中华文化遗存。

下篇续讲《九九歌》的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继续敲打这些弱智的洋奴们,一直打得无地自容为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