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歌”也叫“数九歌”、“冬九九”,它是我国民间冬季流行的一种节气,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每年冬至过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寒冷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了,“进九”之后,就开始“数九”,成语“数九寒天”就是这么来的。
很多人认为,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日数起,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直到寒冷的日子结束。其实,严格按照历法来讲,“数九”应该是从冬至后逢壬日算起。民间常说:“夏至三更入伏,冬至逢壬数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庚日”和“壬日”,都是干支历中用来纪日的日子。很多人以为夏至日这一天就入伏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通俗说就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才算这正入伏了,“入伏”指的是进入“初伏”,第四个庚日就是中伏,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就是末伏了。一共三伏,平均每伏十天,这就是所谓的”三伏天“。
由于天干是十个,所以每隔10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比如知道这天是庚午日,10天后必定是庚辰日,再过10天一定是庚寅日。公历一年有365天(闰年366天)都不能被10整除,所以每年的庚日都是变化不定的,因此入伏时间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初伏和末伏是固定的,只有中伏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候是十天,有时候是二十天。这主要取决于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如果有五个庚日,那中伏就有20天,如果有四个庚日,那中伏就有10天。这就是说夏至的时间直接决定了入伏的时间,夏至时间早,中伏就比较长。
扯远了,言归正传。
“冬至逢壬数九”意思是冬至过后第一个壬日(简单说就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壬”字的日子)才开始数九,此后每9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合起来共计八十一天,叫做“出九”,正好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
“九九歌”的内容有很多版本,谨以我家乡的为例:“一九二九冰上走,三九四九冻破石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耕牛遍地走。”
一九二九时,气温急剧下降,冷到河面都结冰了。
到了三九四九,一年中最冷的时刻来了,连最坚硬的石头都被冻裂了口。
等到五九六九时,大地渐渐回春,河边的柳树开始发芽了。
七九时,大地回暖,冰雪开始融化,河面解封了。
八九时,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了。
挨到九九时,春天到了,农民准备犁地,要开始春种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是“数九”,而不是“数八”或者其它数字呢?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总是把大自然的变化和阴阳消减联系在一起,阴阳消减象征着大自然冷暖变化。在古代哲学中,“九”是极数,是至阳之数,也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累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尽头,表明寒去暖来,春天的脚步更近了。
有人又会问, 2023年12月22日是冬至,那么从哪一天开始才算“进九”呢?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12月22日的干支日,计算公式如下:
[(公元年数-1)ⅹ5 (公元年数-1)÷4 截止这一日的总天数]÷60
将所得的余数÷10,把余数作为天*序数;
将所得的余数÷12,把余数作为地支的序数。
注意:计算截止这一日总天数时别忘了闰年。
序数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天干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
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计算过程:(公元2023年是平年,一年265天)
[(2023-1)ⅹ5 (2023-1)÷4 (365-9)]÷60=182余51
51÷10=5余1,查序数表对应的天干为甲;
51÷12=4余3,查序数表对应的地支未寅。
所以公元2023年12月22日为甲寅日,按照“冬至逢壬数九”,冬至后第一个壬日是12月30日(壬戌日),也就是说2023年“进九“实际上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现在直接可以查万年历,就没必要再进行手动计算了。
当然“数九“从冬至日算起,推算简单,容易理解,这也是至今有争议的原因。
如果这样算的话,公元2023年“进九“就是从12月22日开始,为一九头一天,今天是2024年1月16日为三九的第八天。
“九九歌”流传至今,反映了我国农耕文化和大自然力量的美妙融合,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