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翻译,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翻译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28 12:32:18

鲁国实权人物季康子就问过孔子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民众尊敬自己?孔子说,“临之以庄,则敬。”作为执政者,如果能认识到民众是执政之基,内心极度关注民众的反映,在态度上就会表现为尊重,民众也会对他起敬,此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礼是礼法,不只是指礼仪,代表的是规范,做事要有规矩,要守规矩。执政者的行为是社会的风向标,如果在上位者行为无德,上行下效,也会带坏下面的人。

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翻译,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翻译(5)

唐玄宗李隆基刚即位时励精图治,出现了开元面世。随后,他以为太平盛世,自己可以享乐了,过起奢靡的生活,与杨贵妃唱着老夫少妻的恋歌。不再关心朝政,听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最终引起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凭借自己的聪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守住自己的所得并不容易。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开创这初红红火火,但很快就*了,管理者除了才智不够,自身也有很大的问题。

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翻译,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翻译(6)

有一些人一有了钱,特别是财富很多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财富王国由自己支配,自己就是王者,认为下属的饭碗是自己恩赐的,对他们不爱惜,不尊重,造成人才的流失。而自己奢侈浪费,生活糜烂,胡作非为,犯罪的也不在少数。

对于普通的人来说,要靠自己的才智做好工作,才能有一份的薪水,但是要有高的收入,就要有大的发展,这就要与人搞好人际关系,对人要有爱心,要尊重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协作与支持,才能得到更好的职位。职位越高,风险越大,如果不守规矩,不守法规,得到的职位同样会失去。

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翻译,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翻译(7)

明代大理学家王守仁(别号阳明)的名字就取自孔子的这句话:“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智慧足以使他达到某种境界的,但是如果他不能以“仁”去保守那种境界,那么即使他获得了也必定会丧失。这个名字是王守仁他爷爷起的,希望他守住了仁,也就守住了自己所得到的。

要想守住自己得到的,光靠聪明还不够,为人要有好的德行,对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尊重人,做好自己的事,还要懂得遵守规矩,不犯错误。这样,才能守住所得到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卫灵公篇》:

【原文】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孔子说:“智力得到,不能用仁德守住,虽然得到它,一定会失去它。智力得到,仁德可以守住,不用庄重的态度去治理,那么民众不会尊敬他。智力得到,仁德可以守住,用庄重的态度去治理,行动不按照礼法的规定,就没有达到完善啊!”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