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条关于“地球自转加速”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榜的第一。
据央视新闻,研究显示,从2020年年中以来,地球的自转速率呈加快趋势,自转速度已经达到了过去50年来最快速度,这意味着,一天已经不足24个小时了!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目前,地球自转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平均一天的时间将会比以往快0.5毫秒,2021年有望成为“史上最快一年”。
报道称,如果地球自转速度继续加快,为了与地球自转的时间保持同步,世界各地的时钟可能都需要重新调整,或将首次出现全球时钟中删除一秒的场景。
地球自转加速,2021年会过得更快吗?
据新华视点,其实,科学地来讲,2021年确实会比以往年份稍短。
作为浩瀚宇宙中的一员,地球无论是公转还是自转,都会受到星际间作用力的影响,在不断地加减速中调整。仅就当下而言,地球的自转在加快,意味着一天在变短。
“专业数据显示,现在时间的流逝比过去半个世纪的任何时候都要快。这是因为地球自转速率为50年来最快。”科普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党委*窦忠表示,相关科研发现,自2020年的年中以来,地球的自转速率呈现加快趋势。
那么,地球自转变快的原因是啥?可能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有关。就像花样滑冰运动员或芭蕾舞者做转体动作身体越聚拢转速能越快一样,当物质向更中心聚集时,地球的自转也会变快。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例,当冰川、冰盖融化流入海洋,地球质量就进行了重新分配,物质较以往更靠近中心,那么地球自转就会变快。
但过去几百年的观测结果,发现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是在长期变慢的基础上。
“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终究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地球转速越来越慢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窦忠表示,因为日月潮汐引力的作用,相当于一直为地球自转轻点着“刹车”。而如果变慢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全世界的时间工作者就要启动“闰秒”这个撒手锏。
“闰秒”是个啥?
闰秒就是在世界标准时间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秒,它是天文时和原子时相协调的产物。
随着量子理论的发展,科学家引入了原子时作为时间计量标准。相对于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天文时来说,原子时是均匀的计量系统,原子时用来衡量时间,本质是寻找一个稳定的周期现象。
但是涉及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周期性变化,则取决于依地球自转速度而变化的天文时。
天文时
根据地球自转速度变化
↓
白天黑夜的更替
原子时
无视任何地球运动
基于铯原子的震荡周期
↓
相对恒定
为兼顾人类对天文时和原子时的需要,科学家们规定了协调世界时(UTC),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的世界标准时间。它不与任何地区位置相关,也不代表此刻某地的时间。
而这增加或删除一秒的说法就由此而来。
以原子时为标准,一天就是86400秒。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不断变化,从1820年至2015年,天文时的一天如果用原子时来衡量,平均有86400.002秒。这千分之二秒的误差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差异会越来越大。为了让二者的时间尽量保持一致,科学家在1972年,引入了闰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