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设立太学的背景,汉武帝设置太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2-03 03:36:50

汉朝设立太学的背景,汉武帝设置太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1)

汉人就像他们的前辈楚人那样,都喜欢那个“太”字。

战国楚简里就有“大一生水”,那“大一”,就是“太一”。

汉人跟着《楚辞》的叫法,把最高神和宇宙本体,都叫“太一”;把最高的思想和宇宙基本规律,叫做“太玄”;把最高的学问和学府,叫做“太学”。“太学”之名,虽说始见于周,但却是汉人叫出来的,《大戴记》曰“帝入太学,承师问道”。

周太学,又名大学,其于天子,曰辟雍,于诸侯,则曰泮宫。

然,辟雍和泮宫,非纯教育机构,亦为国家议事机关,如议会,但凡祭祀、宴庆、选士、议战、赏功等国事活动,皆行于其中,贵族子弟都在此学习政治。

或曰,古人宫室无多,故天子坐明堂,将太庙、太学、太史放在一起,此乃因陋之举。这样说来,虽不无道理,但未免消极,如此安排,当自有其深意。

太庙代表礼制文明,太史代表史官文化,把太学放在它们之间,反映了教育方针——向祖宗学习,向历史学习,也指明了教育方向,为王朝培养接班人。

周太学是一种政治文化的规划,是个颇具理想色彩的制度安排,其实,它只在汉人的说法里存在,而未见真有什么太学传承下来,连个遗址遗物都未留下。

说是汉从周,其实从的都是汉人自家说法,周太学以及更早的太学是个什么样子?我们都是通过汉人的说法才知道的,董仲舒怎么说的,郑玄怎么说的,从他们的说法里,我们才知道了“五帝名大学曰成均”、“上庠为大学”,才知道夏商周有大学。

汉初,惟有私学,未有官学,武帝罢黜百家,始立太学于京师。

洛阳太学,始作于光武帝刘秀,东汉顺帝时,扩建洛阳太学,扩招太学生达三万,成了一支文化大军。

汉朝设立太学的背景,汉武帝设置太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2)

“熹平石经”残石

藏于国家博物馆

东汉熹平四年,灵帝命蔡邕等人用汉隶写定《诗》、《书》、《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经,刻成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太学,石碑始立之日,各地儒生乘车前来观摩与抄写,据说每日有千余辆之多。从此,历朝历代都有将儒学经典刻石经之惯例,作为官定儒学教材的范本。

从公元79年白虎观会议到公元175年熹平四年石经之立,近一百年,儒学内部的争吵暂时平息,终于统一“七经”作为官学。那位末世之帝汉灵帝本是位文艺青年,酷爱辞赋,在太学之外,还设置了一个鸿都门学,虽挂满了孔子及七十二门徒像,但它主要探讨辞赋一科。不过,灵帝毕竟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总算兑现了祖爷爷亲自主持召开“白虎观会议”的目的。

本文选自正在编辑的《文化的江山》第六卷

汉朝设立太学的背景,汉武帝设置太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3)

-End-

刘刚、李冬君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汉朝设立太学的背景,汉武帝设置太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4)

汉朝设立太学的背景,汉武帝设置太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5)

《文化的江山》系列共3辑12册,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品

该书入选“2019年经济人读书会十大好书(中国历史类)

第一辑:文化中国的起源(已出版)

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国的来源

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国的确立

文化的江山03:中国风雅颂

文化的江山04:中国轴心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