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比重和密度在生产上的意义,牛奶的密度和水的区别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3-06 20:50:15

物理中考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 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字母m表示。

(2)单位及其换算基本单位:千克,符号kg,其他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单位换算:1t=1000kg,1kg=1000g ,1g=1000mg;

(3)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物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如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质量不变。

2.测量工具

实验至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生活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各种称、电了秤等;

2. 天平的使用和读数

(1)托盘天平的使用和读数

牛奶比重和密度在生产上的意义,牛奶的密度和水的区别(1)

使用前:观察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也不能少于“感量”;

使用时:做到六个字

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对于需要调节底板水平的天平,应先调节底板下面的螺钉,时底板水平;

②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或在中央刻度线处左右均匀摆动),指针左偏,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右偏,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④测,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试加砝码(左物右码),若放入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右偏了,此时取下最小的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⑤读,物体的质量=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⑥收,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内,把游码拨回左端零刻度处。

(2)注意事项

a.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

b. 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向右盘中尝试加砝码时应由由(后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c.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d.天平移动位置后,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二、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及各物理量的意义

M=ρ/V

m表示质量,单位是kg或g,

V表示体积,单位是m3或cm3,

ρ表示密度,单位是kg/m3或g/cm3,

3. 物理意义: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4. 单位及其换算基本单位:

基本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其他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单位换算:1g/m3=1X103kg/m3。

5. 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其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6. 密度与温度

(1)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遵循的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是水比较特殊,水在4℃时密度最大;

(2)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小,例如:北方的冬天,水冻成冰后体积增大会把水管胀裂。

7.应用:鉴定牛奶、酒的品质;农业上用盐水选种;判断物体的实心、空心

8.常见物质密度:水的密度1x103kg/m3;冰的密度0.9×103kg/m3;煤油、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体积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常用单位:m3、dm3(L).cm3(ml);

单位换算:1m3=103dm3(升L)=106cm3(毫升mL).

2. 量简的使用和读数

看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及单位,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或工作台上,

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处相平。

牛奶比重和密度在生产上的意义,牛奶的密度和水的区别(2)

3.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原理:ρ=m/V

(2)测量工具:天平、量筒

(3)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适量液体倒人量简中,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

③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4)测量固体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为V1;

③将固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浸没,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2;

④固体的密度ρ=m/(V2-V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