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六日是什么节日,6月6日是啥节日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3-19 12:28:19

今年六月六日是什么节日,6月6日是啥节日(1)

在贵州,布依族的六月六节多数地方是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过,但也有地方是六月的寅日,或卯日等。六月六节通常要过几天,整个六月,几乎都有地方过节,所以又称其为六月节。

The Liuyueliu Festival is celebrated by many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 China, but the Buyi ethnic group is particularly known for their observance of it. It is typically celebrated in most parts of Guizhou on the sixth day of the sixth lunar month and can last for several days. Different tribes of the Buyi ethnic group celebrate the festival throughout June, leading some to refer to it as the June Festival.

今年六月六日是什么节日,6月6日是啥节日(2)

浪漫六月六,糠包在相思崖上飞舞。(张帆/摄 贵州图片库发)

关于六月六节的传说

关于六月六节的传说比较多,笔者此次仅收录整理了布依族较为普遍,觉得比较靠谱的两种传说。

第一种传说是纪念禹的生日。传说禹的生日是六月初六,布依族的先祖是古越民族,古越人又是禹的后裔,所以每年到禹的生日六月六,布依族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布依族将大禹奉为神明,甚至祭祀时都要模仿大禹晚年积劳成疾后的步伐和行礼姿势,可见大禹在布依族同胞心中的地位。

第二种说法是纪念战胜洪灾。相传远古时期,有一年发生特大洪灾,大水把所有的村寨淹没了,布依族的祖先坐在一根圆木上,漂到半山腰幸免于难,正好是六月六这一天登上岸的,所以每到获救之日,就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关于这一传说,从古代延续至今的一个习俗可以佐证。六月六那天煮好粽子后,在供祖宗之前,要先拿一个喂狗,还要拿一串粽子挂在狗身上,然后供奉祖先,供完祖宗后,人们才开始吃。据说此习俗的缘由是因为当时洪水把所有的粮食都冲走了,布依族祖先爬上岸后回头一看,家里养的一条狗也跟着游上了岸。正在人们因为没有粮食种子发愁时,狗抖了抖身上的水,把三粒稻谷抖落在地上,人们有了这三粒稻谷作为种子,后来才有稻米吃。为了感恩狗帮助先祖渡过了难关,就有了人们把粽子先拿给狗吃、敬重狗的习俗。

今年六月六日是什么节日,6月6日是啥节日(3)

布依族糯米制作传承人刘艳(右一)在制作“彩虹花糯米粽”。(张帆/摄 贵州图片库发)

吃吃喝喝庆节日

六月六是布依族最大的民族节日,所以像春节一样,美食种类非常丰富,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只是对特色食品粽子做简要介绍。

布依族的粽子花样繁多,琳琅满目。外观式样上有三角粽、枕头粽、方形粽等;重量上有重一二两的,也有重五六斤的;包裹粽子的叶子有小方竹叶(也称粽粑叶)、楠竹叶、糯高粱叶、糯玉米叶、芭蕉叶、荷叶等。包在粽子里的东西就更多了,好吃的东西都可以与糯米和在一起包在里面。常见的有火腿、香肠、腊肉、鲜肉(猪肉、 鸡肉)、花生、核桃、桂圆、红枣、莲子、红豆、绿豆等。布依族还有一种灰粽,是用糯谷秧晒干后烧成灰,与糯米混合包成的粽子,此粽虽然颜色灰黑,但有一股特殊的香味。相关资料记载东汉时就有灰粽,但说用的灰是稻谷灰,作者只知其表,灰粽用的是糯谷秧灰,而不是稻谷灰。稻谷灰颜色是黑色,味道是苦的,糯谷秧灰颜色是灰色的,没有苦味,而且有一股特殊的香味。使用的糯谷秧必须在拔节(茎秆农作物的主茎各节在生长期一定阶段长得很快的现象)之前,拔节后的糯谷秧灰也会有苦味。

粽子吃法也很多,烧、烤、煎、炸、蒸和煮都各有不同的味道,热吃冷吃都可以。作为布依族过六月六最主要的传统美食,粽子在聪慧的布依族同胞手中发展出了多种口味,也成为远销各地的布依族特色美食。

走亲访友,浪漫“浪坡”

布依族是很注重感情交流的民族,大小年节,亲友们常互相拜访,特别是春节、六月六节和油团节,内亲们必须互相拜访。如果这三个节日都不拜访,说明这门亲戚出了问题,已经走到尽头了。特别是嫁出去的姑娘,一定要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节。女儿、女婿回娘家拜节的手礼,仍然是酒、鸡、猪肉、糖。过什么节,娘家就回赠什么粑粑,六月六节的回礼是粽子粑。其他亲友互访,只提两壶酒即可,告别时也不用赠送粑粑。

今年六月六日是什么节日,6月6日是啥节日(4)

六月六当天贞丰县的少数民族同胞欢度传统节日。(贾庆祥/摄)

与春节一样,六月六有的村寨组织“浪坡”活动。活动的内容也与春节相同,有歌舞、赛马、武术、吹奏唢呐等比赛和表演。由于是大热天,气温较高,正是姑娘、小伙们展示自己的漂亮服饰和健美身材的时候。年轻人们都穿戴自己最漂亮的服饰去参加“浪坡”活动,“然稍”“然冒”,与自己的意中人谈情说爱。

祭天祭祖传承历史文化

六月六节和春节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所以必须举行祭天和祭祖的仪式。祭天与春节一样,在寨子中央的“报更兑”(天神庙)前举行。祭祀品可丰可简,有条件的用活猪、羊、鸡等,也可用一块猪肉、一只公鸡亦行,但必须有粽子。仪式过程仍然由寨老主持,摩师或寨老诵“访己经”和向“报更兑”通说,内容是感谢天和天神对全寨的保佑,使全寨老幼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同时请他继续保佑全寨。祭司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耆老或老摩师担任。

六月六节祭天特别之处是对祭司的装扮、姿势和诵经有特殊要求,其他时候祭天对祭司没有这些要求。

六月六节祭天,祭司头戴旧斗笠,身披旧蓑衣,手执“变倒” (木制的扶田埂工具,布依语叫“变倒”,很像历史资料描写禹手执的“耒锸”),踏着禹步敬香,匍匐在地上默诵《访己》经文和祷告词。传说祭司做这种“蓑笠翁”、手执“变倒”的特殊装扮,就是扮作禹的形象,因为六月六是禹的生日。传说禹每年在自己的生日六月六都要举行祭天祭祖仪式。由于忙于治水,六月六的祭天仪式多数是在治水工地举行,所以他头上还戴着旧斗笠,身披着旧蓑衣,手执耒锸举行祭天仪式。从这一习俗,也可以看出布依族过六月六节与祭祀禹有关。

布依族六月六祭天称为“访己”,颂“访己”经,就是祭祀“己”神。布依语称彩虹为“厄”(第六声),称蛇为“厄”(第二声),布依语“厄”与“己”音相近,把彩虹看成是活的龙神,是龙的显影。彩虹出现时,过去有的老人要跪拜,不能对彩虹有不礼貌的行为,如不能用手指,否则手会烂掉;不能对着彩虹小便,否则就无后等。《访己》经文通篇所叙都是祭龙,祈祷龙保佑村寨人畜平安、谷物丰稔,所以“访己”就是祭祀龙。龙是“天子”,代表“天”,祭祀龙就是祭祀“天”。而禹则正是被古人神化为龙。《说文》:“禹,虫也”。古人把龙视作虫类,这里实际上指的是以禹为龙。闻一多《伏羲考》考证说,夏为龙族,传说禹自身为龙,夏人姒姓即己姓,“己”“蛇”在古代是同字。禹是被神化为龙蛇的,故布依族“访己”祭祀龙蛇,就是祭祀大禹神。

在“访己”习俗中,还有祭祀白马神的遗俗。“访己”祭物除牲醴之外,还有半斗稻谷,上面插用白纸剪成的小纸马和五色小三角旗。祭时,将宰*的鸡血涂在纸马上,祭毕,把小纸马和小三角旗插到本村各处稻田中,以厌虫灾。以白纸马象征白马,涂之以鸡血,象征“血白马以祭”,以祈白马神护佑禾稼不受虫害。布依族不仅六月六祭祀白马神,大的节日如春节、三月三或者大的仪式如丧葬等,都要用白纸剪成的纸马祭祀,显然这与夏禹祀白马神有渊源关系。过去祭天必须是“天子”即皇帝亲自祭祀,禹是天神,是龙的化身,是有资格祭天的,所以布依族的祭司就装扮成禹的形象(头戴旧斗笠,身披旧蓑衣,手执“变倒”)祭天。

全寨集体祭祀完社神后,就各家各户回自己家供奉祖先。形式上简要许多,主要以供奉祭品和跪拜祈福为主。

六月六是布依族同胞在长期农耕稻作活动中形成,以祭祀、歌舞为载体,集宗教、生产、文娱于一体,承载布依族文化的民族传统节日。从布依族过六月六的方式可以看出布依族低调内敛,充满智慧与大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民族文化。想要了解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的布依族,就来一起过一回六月六吧。

文 | 伍忠纲

新媒体编辑 | 徐婕妤

二审 | 张 芬

三审 | 赵 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