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姓封王有哪几位,八个异姓王分别是谁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3-19 13:22:04

在中国历史上,异姓王是很独特的存在。中国历史自秦汉以来都施行郡县制,并不会保留诸侯封国。即使分封宗室子弟为王,也都是同姓同宗。可在历史上,出于种种原因,仍然有大量的异姓王存在,这些人封王的原因各不相同,其结果也自然各不相同。

第一种:封邦建国

最早的异姓王就产生于西汉,在汉高祖刘邦反秦起义与楚汉相争中,各路义军盟友对刘邦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刘邦感激他们的贡献,将他们分封到全国各地,封邦建国。这些人就是最早的异姓王,共有七国八位,分别是楚王韩信、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敖、燕王臧荼(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不过这些人的下场都很惨,因为威胁了刘氏天下,先后被刘邦与吕后铲除,韩信、彭越更是被夷三族,连刘邦的发小卢绾都被逼叛逃匈奴。最后刘邦还立下遗嘱: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异姓封王有哪几位,八个异姓王分别是谁(1)

因此,后世也就几乎没什么真正意义的分封式“封邦建国”的异姓王了,异姓王不是生前虚封就是死后追封。但之所以是“几乎”,就在于清朝前期出现了四个实质性的藩王: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定南王孔有德。这几位藩王可全是实封,吴三桂镇云贵,耿精忠镇福建,尚可喜镇广东。他们的结局也众所周知,康熙逼反了吴三桂,最后酿成了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

第二种:追封先贤

在古代皇朝,往往会追封前代建立下特殊功绩和伟业的先贤为异姓王,让他们享受祭祀和香火。比如秦末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第一个反秦的陈胜,就被刘邦追封为“隐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追封了自己的岳父郭子兴为滁阳王。不过最出名的,自然是“文宣王”孔子与“武成王”吕尚了。

异姓封王有哪几位,八个异姓王分别是谁(2)

第三种:外藩割据

所谓外藩,就是指不受王朝管辖,实质上独立但名义上臣服的藩属。这些藩属国有时候会接受中央王朝的封号,成为名义上的异姓王。这些外藩仅仅是名义臣服,有的时候还会与中央王朝兵戎相见,自己称帝也不是少数。比如“南越王”赵佗曾经在吕后时称帝,号“南越武帝”,更不用说更著名的“大魏吴王”孙权了。

异姓封王有哪几位,八个异姓王分别是谁(3)

第四种:外戚获封

外戚作为皇帝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又不向宗室那样对皇位有威胁,因此也会获得皇帝的垂青,被封为异姓王。最早的外戚获封就是吕后执政时,诸吕都被封王,吕台、吕产、吕禄、吕通分别为吕王、梁王、赵王、燕王,吕后一死,诸吕就被铲除。

宋朝时,因为后妃往往都来自于平民家庭,为了抬高后妃家世,也会给皇后贵妃的父亲封王,只不过宋朝的异姓王完全是虚封,更多是一种惯例。

第五种:权臣篡位

权臣在改朝换代前往往会先拜丞相,再加九锡,然后封异姓王,最后禅让,有一套完整的流程。走到这一步的权臣,基本上都已经完全掌控了朝廷,大权独揽,马上就要篡位了。典型的就是魏王曹操曹丕父子、晋王司马昭司马炎父子,北周的随王杨坚,隋朝的唐王李渊,唐朝的梁王朱温。他们最终都改朝换代,成为了新朝代的开国皇帝。

异姓封王有哪几位,八个异姓王分别是谁(4)

第六种:二王三恪

二王三恪是一种古代政治礼节,历代王朝都会追封前朝王氏后裔,给予王侯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示尊敬,显示本朝所承继统绪,标明正统地位。比如西晋的陈留王曹峻、曹澳,就是曹操的子孙。

不过,这类异姓王的结局往往都不太好。自从南朝刘宋武帝刘裕篡位后,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不久就派人将其暗*。此后,南朝宋、齐、梁、陈、西魏、东魏、北周、隋朝、唐朝的禅位君主均被弑*。下手最狠的是隋文帝杨坚,非但把宇文泰的子孙屠戮殆尽,还把整个宇文氏有血缘关系的几乎灭族。

第七种:功臣封赏

这一类功臣封赏,与韩信、吴三桂们不同,他们虽然立有大功,但却没有实质性的裂土封王,只是虚封,而且这类封王,大多是死后追封的。比如宋朝开国名将曹彬,死后被追封为济阳郡王,南宋名将韩世忠被追封为通义郡王、蕲王,岳飞被追封为鄂王。

异姓封王有哪几位,八个异姓王分别是谁(5)

生前因为大功被封为异姓王的也有,比如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就被封为汾阳郡王,平定黄巢起义的朱温被封为吴兴郡王。

第八种: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最开始的时候,以天王洪秀全为中心,只有五个异姓王,也就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但随着内讧天京事变,杨秀清、韦昌辉被*,石达开负气出走,异姓王的数量就急剧膨胀,到了几乎没有人不是王的程度。

然自此大封之后,几至无人不王,而丞相、天将之职多摄行。於是各持一军,势不相下,而调遣诸王者,仅陈玉成一人。

异姓封王有哪几位,八个异姓王分别是谁(6)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