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前不久,**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
不少组员在后台留言,问啥是“赛马”制度?其实,“揭榜挂帅”和“赛马”已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揭榜挂帅”,小组专门写过解读文章《这项新的用人制度,中央为何如此重视?》。这次,小组再跟大家聊聊“赛马”制度。
一
理解“赛马”制度,要先从“揭榜挂帅”说起。
当年,商鞅徙木立信,采用的是张榜招募;张骞出使西域,也是因揭榜应募才脱颖而出。世界七大数学难题被悬赏百万美元来解答,其中庞加莱猜想便是被俄罗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数学家佩雷尔曼证明。
如今,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同样可以发出“求贤令”“英雄帖”,将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榜,谁有本事谁揭榜,不问出身、论功行赏。但在操作层面,问题来了,你怎么保证揭榜者一定是成功者?所以,要引入竞争。
一个课题多个团队,不同路径同步攻关,在相互竞争中,增加成功概率。这种“赛马”式攻关,更有利于发挥揭榜制的优势。
挂帅出征必有胜败,科技创新同样面临失败风险。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即使是同一个项目,也可能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哪条路线能够最终脱颖而出,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拿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来说,有关部门确定了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蛋白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每条技术路线背后都有若干团队进行攻关,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中国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的成功效率。
可见,这种“赛马”制度,不仅能有效降低技术选择风险,而且可以提高项目成功率和经费利用率,实现科研攻关由单一主体向多元化竞争主体转变。
二
2020年2月,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布了以“悬赏制”方式组织开展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的工作方案,其中专门设置了“赛马式”资助。
何谓“赛马式”资助?简单来讲,就是针对同一悬赏标的,允许2—3个牵头单位同时立项。项目前期,实行平行资助;过程中,定期考核,优胜劣汰;项目后期,聚焦优势主体,最终审核验收。
当然,在实践操作中,张榜项目的难易程度、揭榜方案的整体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揭榜者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根据科研领域的不同和项目进展情况,“赛马式”攻关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结合“揭榜挂帅”制度灵活组织开展。
比如,在阶段性考核完成后,如果有多家单位达到考核要求,且技术路线均较为先进,甚至相关方案可以相互补充,那么除了对优势主体继续资助外,还可以组织几家单位共同组成团队,“强强联合”进行下一轮攻关。
这不仅能使科研项目获得更为丰富的成果,也能增强相关技术路线或方案的储备。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
不可否认,“赛马式”攻关会让经费投入更大。但相比之下,这种制度更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增加成功概率,换句话讲,就是不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三
从长远考量,让“赛马”制度持久释放红利,还需要形成配套的制度环境。
比如,科学研究有其内在规律,对于“赛程”中出现的曲折乃至失败,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容错机制?不同技术路线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怎样在竞争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科研失信问题,怎样进一步完善信用承诺制?这些问题仍有待继续探索解决。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陈劲告诉小组:“揭榜挂帅”可以实现研究课题的公开竞标,而以“赛马”制度选取或整合方案,交由不同团队独立或联合攻关,可以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
的确,“悬榜”求的是应急之策、破局之才;“赛马”比的是科技竞争力、成果产出效率,二者都是解决应急性、关键性科技攻关任务的有效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最终的目标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文/钟祺
编辑/九段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学习时报等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