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造“梗”,没有谁比“造星工厂”更会收割流量的了。不管是“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还是“就像是一场梦醒了很久还是很感动”,《青春有你2》自开播后,出圈的从来不是实力能打的选手,而是这些人:“reader”秦牛正威、“小白rapper”李熙凝、做作可爱虞书欣、姐妹情深“冰清玉洁”……14期以来,节目话题屠榜的态势一骑绝尘,由流量洪流构筑的粉丝经济,已经被一二级资本市场普遍关注,象征着偶像经济不容小觑的产业前景。
据业内人士透露,每个顶流偶像的产值大概在3-5亿,毛利率超过50%。目前内娱一台标准的选秀综艺流水线,只要做到这三点就已经钱挣了大半:① 主动制造争议,积极买发通稿;② 擅长恶意剪辑,努力带跑节奏;③ 煽动粉丝集资,加速消费偶像。
显然,流量背后的传播手段是复杂而狡猾的。主办平台完成流量积累和资本收获,红利收割完就必须准备下一次变现。而时间也会让大家慢慢想通,限定团的本质即是饥饿营销,所谓“舞台空荡荡,偶像在片场”。
不管文化工业进展到哪一步,似乎阿多诺的批判总是如影随形,他强调“在垄断下的所有的群众文化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高明的大众文化技术专家们,操纵着不同年龄身份人群的趣味和情感需求,他们大规模地生产各种复制品,却忽视了创造性和独一性。
生产者/平台/使用者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责任三方
内娱瞬息万变,如今资本寒冬,资源有限,大家都想抓紧变现,仿佛“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我们要做的是,不要过嗨,清醒一点。
低俗流量产生的乐趣实际上源于一切服从趣味判断之物。这种取悦的力量,不会带给我们一个理想状态下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短期之内,生态的自我净化功能也尚未成型,媒介素养还须在有效监管下才能良性成长。
2019年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该规定已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就文本内容看,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生产者和服务使用者是重要的责任三方。
一方面,服务平台要厘清市场化与低俗化的纠葛,把握商品精神与文艺精神的核心。坚决打破“信息茧房”,减少低俗内容被加入计算权重进而重复推荐的可能。如果展示权重越来越偏向低俗流量,那么“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就会日益加深。
另一方面,使用者作为内容的主要服务对象,资本的活跃并不能让我们获得自己身为现代文化审视者的权利和地位。用户应该拓展信息接收维度,面对低俗信息主动举报,规避不审慎的网络行为,抵制低俗文化虚假繁荣的幻象。
在平台方和使用者的正确引导下,内容创作者摆脱“唯流量论”的焦虑,才能成为推动整体齿轮有序运转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