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的故事揭秘,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哪里

首页 > 网络科技 > 作者:YD1662023-04-15 17:15:54

既然《赵世家》这部分内容取材于赵地民间传说,那么故事当然会有意识地掩饰赵国先人的负面消息。春秋晋国人尚且把这次事件称作“孟姬之谗”,认为赵庄姬正是引起这件事的罪魁祸首,但在《赵世家》中,赵庄姬却成了一个可怜的寡母。为了缝合赵武于公元前583年被立嗣的历史记载,又把下宫之变时间提前到了公元前597年,也就是《左传》中赵朔最后一次登场的年份,而设计将赵朔、赵婴齐两人也死于了这场政变。

其实,在《国语·周语》中倒是有个与赵氏孤儿类似的故事,国人暴动时周厉王出奔彘地,太子静躲在召公虎家。愤怒的国人要求召公交出太子,召公说:“过去我多次劝谏大王,大王不听以致罹受此难。现在假如太子被*,大王会认为是我在泄愤。侍奉国君遇到危险不埋怨,有怨气不应该发怒,何况自己侍奉的是天子?”于是他拿出自己的儿子顶替,等太子静长大后召公虎扶立他即位,也就是周宣王。

还有一件是《公羊传》记录的故事,说的是春秋初年鲁孝公年幼时,邾国国君邾颜公的女儿是鲁国国君夫人,算起来是鲁孝公的母亲或祖母。邾颜公仗着女儿把持后宫,居然奸淫了鲁国九位公主,之后索性派坏人想*掉孝公。孝公一位臧氏奶妈听说有坏人来,于是就把自己儿子留在寝宫替代,而抱着孝公找到鲁国大夫鲍广父和梁买子,并最终通过周宣王除去了邾颜公,鲁孝公得以复位。

赵氏孤儿的故事揭秘,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哪里(9)

值得注意的是,《国语》的召公虎和《公羊传》臧氏母交出的都是自己的儿子;而在《赵世家》中,程婴与公孙杵臼找来的却是别人的儿子。《公羊传》是儒家经典《春秋三传》之一,《国语》的儒家观念较重,也被称为《春秋外传》。这表明,程婴、公孙杵臼的报恩观念虽然不受正统儒家的认可,但却可能更符合战国秦汉的下层民众思想。那么赵氏孤儿这个故事虽然并非是真实的春秋历史,但却又是反映战国秦汉社会思想史的重要文献。

比太史公稍晚的大儒刘向,编写了《新序》《说苑》两部历史文献,也记叙了赵氏孤儿的故事。《新序·节士》中赵氏孤儿的记录与《赵世家》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后面还加上了刘向的评论,刘向认为程婴和公孙杵臼都是笃守信义的忠诚之士,但程婴没必要为向死者报告而自*。而《说苑·复恩》虽然故事脉络与《赵世家》也基本一致,但叙述的主角却变成了韩厥;其中为韩厥加入了不少言论,最后刘向评价韩厥可谓是不忘恩。

太史公记录赵氏孤儿故事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正是为后世提供优秀的文学素材。刘向已经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初步演绎,但真正把这个故事传播到家喻户晓的,还要一直到元人纪君祥创作杂剧《赵氏孤儿》时。《赵氏孤儿》在这个时间诞生并发扬并不是偶然,因为它的主题正适应蒙元统治下的汉人心理。在当时正有一个赵氏孤儿,那就是前宋恭帝赵㬎。所以《赵氏孤儿》实际上有影射赵㬎的含义。

赵氏孤儿的故事揭秘,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哪里(10)

元杂剧《赵氏孤儿》主要分为元明两个刊本,元刊本为《古今杂剧三十种》中的《冤报冤赵氏孤儿》,明刊本为《元曲选》中的《赵氏孤儿大报仇》。相对于元刊本剧情的散乱、文字的讹误,明刊本的故事情节更加流畅明白。最重要的是,元刊本以四折结局,最后并未提到赵武复仇;而明刊本则增加了第五折,把单纯的悲剧故事变成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尾。这实际上回归了《赵世家》记载,也更加符合推翻蒙元统治的明人心理。明刊本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晋灵公在位时,屠岸贾屡次实施谋*赵盾,赵盾逃跑死于荒郊。屠岸贾下令将赵氏灭门并赐死驸马赵朔,赵朔死前嘱咐身怀六甲的公主,如生下男孩就为父报仇。公主果然生下男孩,屠岸贾派韩厥守住宫门,并待孤儿满月后*掉。赵朔门客程婴给公主送饭,趁机将孩子救出。公主为保守秘密自缢,韩厥也自刎而死。屠岸贾得知孤儿被救走,下令将全国半岁以下小儿处死。程婴找到离职的中大夫公孙杵臼,愿意用独子冒充孤儿,让杵臼告发自己。

公孙杵臼认为自己老了,应该由壮年的程婴将抚育孤儿。所以由程婴告发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大骂后撞阶而死,屠岸贾则亲手刺死假孤儿。屠岸贾就把程婴收为心腹,并把赵氏孤儿收为义子。等到二十年过去,赵氏孤儿已经文武全才,屠岸贾想依靠他弑*灵公,夺取晋国。程婴就将过去的故事告诉给孤儿,孤儿义愤填膺,进见晋悼公。次日,孤儿带着宰辅魏绛命令,亲手擒拿屠岸贾。屠岸贾被灭族,晋悼公恢复孤儿封地,并赐名赵武。

赵氏孤儿的故事揭秘,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哪里(11)

《赵氏孤儿》相对《赵世家》有若干不同点,如将主要事件提前到了晋灵公时代,晋灵公谋*赵盾也都变成了屠岸贾的行为;公主、韩厥为了保守秘密自*;程婴交出的冒牌孤儿是自己的儿子;屠岸贾收养赵氏孤儿为义子;中兴之主晋悼公命赵武抓获屠岸贾;最后程婴也没死。这些改编比《赵世家》走得更远,甚至有的还完全背离史实,但却又通过设计煽情场面、增强伦理冲突、塑造道德典范,变成了一幕善恶有报、赏罚分明的精彩故事。

参考文献:

白国红:《春秋晋国赵氏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范希衡:《〈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郭必恒:《〈史记〉民俗学探索与发现》,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郭锐:《〈赵氏孤儿〉元明刊本之比对》,《沧桑》,2007年第4期。

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史》(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王利锁:《刘向对赵氏孤儿故事的两种叙述》,《中国艺术报》,2013年4月10日。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神话妖怪学。系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百度百科ta说签约作者,澎湃历史、网易历史、全历史专栏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魅影:中国古代神灵志异图鉴》实体书四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北京晚报》《同舟共进》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