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撤乡并镇最新消息

首页 > 文档资料 > 作者:YD1662023-02-17 17:27:44

赤诚忠心王维舟:宣汉县清溪镇人。1920年在上海参加朝鲜共产党的旅华支部(*同志称他是入党比建党还早的共产党员),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川东军委*兼游击军总指挥、红33军军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红军总部第4局局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5旅副旅长、旅长兼陇东军政委员会*等职。1946年后,历任中共四川省委副*、西北军区副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西南民族学院院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1942年6月,朱德总司令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祝寿文章说:“王维舟完全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儿子和学生,而群众把他当作保姆和先生……他应该值得我们全党来学习和尊敬,值得全边区、全国人民来尊敬。”1943年1月,*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上亲笔书赠王维舟:“忠心耿耿,为党为国。”

达川区撤乡并镇最新消息,(33)

神剑将军张爱萍:通川区罗江镇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挥剑决浮云,铸剑安天下”,是他半个多世纪戎马生涯的形象概括和写照。前30年,他仗剑执戟、征战天涯,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屡建奇功,以“文心剑胆”的殊荣被誉为“三野十虎将”之一;后30年,他铸造神剑、固国安邦,为第二炮兵的建立和中国战略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国防建设和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以“两弹一星”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神剑将军”。张爱萍又是一位著名诗人、摄影家、书法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产生了广泛影响,因此又有“儒将”美誉。他把“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真伪羞奴颜”作为座右铭,一生淡泊名利、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刚正不阿,在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声誉。

达川区撤乡并镇最新消息,(34)

红军干才陈伯钧:达川区河市镇人。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以及改造袁文才农民自卫队的工作。1928年4月,跟随*阻击敌军,迎接朱德、陈毅的部队上井冈山。1930年11月率部活捉敌师长张辉瓒。后任红15军军长、红5军团参谋长。1934年率部掩护中央红军长征,被誉为打不烂的“铁屁股”,尤其是在湘江阻击战中战绩卓著。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6军团军团长。10月,*亲笔致函:“伯钧同志,闻你在六军,为红军庆得干才!你的身体好否?同志都想念的。我们都好,相见之期不远,愿共努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0师359旅首任旅长、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129师385旅副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军政大学教育长、东北*军第1兵团第一副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一生办学14次,为人民军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在革命斗争中记录下作战经历,形成了《陈伯钧日记》,为中央红军长征线路图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

达川区撤乡并镇最新消息,(35)

诗书将军魏传统:通川区蒲家镇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红军,为川陕苏区书写了大量红军标语。先后任红33军政治部秘书长、红5军教育科科长、西路军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干部教育科科长,中共四川省委秘书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副部长、中朝友协副会长、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兼副政治委员、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为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创建和发展及全军文化政治思想工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编写了《星火燎原》丛书,是四川诗书画院的重要创立者,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

达川区撤乡并镇最新消息,(36)

上一页56789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