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孔子说,“行有余力,可以学文”,似乎孔老师对文化知识学习的强调,跟现在很不同啊。
从你关注的“行有余力,可以学文”一句,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知行合一”,两者都做到才能合理地调整和改善自己。
可是,这绝不是说“文”就没有前面那些“孝悌”“谨信”“爱众”“亲仁”重要,而是提醒我们,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从做中学”(leaning by doing),而不是“从纸上来到纸上去”。书本的学习绝不是为了应对答题,必须和自己的行为实践相关。
没有动手能力、高分低能这事能赖我们吗?现在一份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以前本科毕业的就是精英了,现在非博士连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社会的确存在着“看标签”的风气,可“本科”呀“博士”呀这些,如果只是被看成“标签”,而没有真正地去学习,那就很可悲了。
进一步说,再把“标签”当作“敲门砖”的话,那它们就只是在敲门的那一刻有用,进门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呢?还不是看你真正的本事和修养?
不管你读多久的书,最后还是要工作,从人的一生来说,毕竟还是工作的时间更长一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拿文凭、拿标签呢,还是为了以后的生活呢?还是两个都要关注、却不把紧迫的目标看成人生的终极目标?少年你这么聪明一定懂得。
答疑时刻:说出来吧!让我听见你
1 | 我们该怎样去学习“反省”呢? 心灵修炼从来都是从生活中来,有了自我的“反省”,日常生活的每一件琐事都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人也就会逐渐学会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安宁,以及如何成长、如何成熟处事。 |
2 | “力行”和“学文”,是怎样的关系? 《弟子规》里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意思是,学了以后不去做,最后往往会因为自己读了不少书而开始恃才傲物,而傲慢跟真正的学问背道而驰,这样下去只会一生枉然。 “学文”是理解,“力行”是实践。理解了就赶快去实践,实践得愈深入,理解得愈深刻。 |
终
本文为“桃李国学苑”原创
欢迎读者朋友转发分享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作者:王来宁
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任教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自2013年始,面对高一高二学生教授《论语》《孟子》课程。
“《论语》青春版”系列文章,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将古老的论语和互联网时代洋溢的青春对接, 是具有“学生气质”的《论语》解读。
课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