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怎样的人,白居易到底是哪里人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2-11-26 01:55:36

白居易是怎样的人,白居易到底是哪里人(1)

如果你读过《夜雨》这首诗一定觉得,白居易才是这世上情深义重的好男人。

相比而言,什么祭奠亡妻的苏轼,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唐玄宗,简直小巫见大巫。

可能你觉得这样说未免太夸张,白居易是24k钛合金渣男是被很多文人墨客盖过章的。

但有时候滥情男子的专情才更让人瞠目结舌。

不信来看这首下笔误终身的情诗《夜雨》。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字里行间对恋人的思念仿佛在诗句中长出枝丫,随风摇曳,苦恋不得的情感更是缠绵悱恻,柔断肝肠。

让人忍不住惊呼,原来才高八斗,如雷贯耳的大唐诗人还有这样不为人知的隐秘爱情。又忍不住想问,诗中那个让白居易牵肠挂肚、念念不忘的女孩究竟是谁?

这事还要从白居易小时候说起。

01

白居易3岁时随父母迁居安徽符离。

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

那里还有他从小青梅竹马的恋人,比他小四岁的邻家小妹妹湘灵。

他在诗作《邻女》中这样描述湘灵: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有这样绝色的红颜知己,白居易自然一见倾心,悉心爱护。

白居易是怎样的人,白居易到底是哪里人(2)

多少个花前月下,村头岸边,因为有湘灵的陪伴,才让敏感寂寞的少年笑颜舒展,欢心雀跃。

白居易在《花非花》中描述了他们约会的情景: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看得出来,他对这样的感情欣喜若狂中又有一些怅然若失。

他知道如果事情被家人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更加小心翼翼。

但纸里包不住火,这件事还是被白母发现了。都说每一段美好的爱情里,都有一个俗滥的妈。白居易也不例外。

老妈对儿子的爱情态度是,严令禁止。

她的解释是,湘灵是山野村姑,自己家是官僚世家、书香门第。门不当户不对,怎么能在一起呢?

围追堵截,严防死守。白母对这段感情进行了疯狂围剿和封*。

为了防患未然,她逼着白居易外出求学,与湘灵分离。

母命难违的白居易临走时,为湘灵写了一首《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

这几天,白居易的心情一如大唐风雨飘摇,兵荒马乱的江山社稷。

02

离开湘灵的日子里,白居易不断地写诗怀念她,秋来冬至、朝思暮想,但他没有湘灵的任何消息。

只能将满腹相思都写于纸上。

欲忘忘未得, 欲去去无由。

——《寄远》

白居易在杭州做官的时候曾经见过一个少女酷似湘灵,触情生情写下一首诗:

欲入中门泪满巾,庭花无主两回春。

轩窗帘幕皆依旧,只是堂前欠一人。

湘灵成了白居易嘴角的朱砂痣和床前的白月光。

白居易是怎样的人,白居易到底是哪里人(3)

后来白居易回了故乡几次,与湘灵见过几次面,但他知道,就目前的情况,老妈是不会同意自己和湘灵结婚的。

多见一次也不过多增加一次伤痛罢了。

白居易36岁的时候写下了著名的长恨歌: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只恨绵绵无绝期。

大家都以为这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其实这是他和湘灵的爱情。白居易不过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03

爱而不得,应该是人生最大的恨事吧!

有句话说,如果不能跟自己最爱的人在一起,那跟什么人在一起都无所谓。

37岁的时候,胳膊扭不过大腿的白居易奉母命娶了杨虞卿的从妹为妻。

37岁不用说在古代,就是在当今也应该是大龄剩男了。如果不是心有羁绊,有钱,有权,有才的白居易,应该早就成为国民老公了。

白居易是怎样的人,白居易到底是哪里人(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