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原图,山海经现代版免费阅读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2-12-03 11:53:13

《天下图》

该地图集的封面。

山海经原图,山海经现代版免费阅读(5)

这两本地图集的其他图片我就不再编选了。

我们拿两幅《天下图》与“网传图”作比较,会发现什么问题呢?这些地图其实都有一个蓝本,最早是有一幅明朝初年的地图,然后朝鲜人拿来改造了一下,把宗主国中国画得最大而且是世界的中心,把号称“小中华”的朝鲜画成第二大的国家,把讨厌的“倭寇之国”日本国画得比“安南国”都小。这几个国家都是确实存在的国家,朝鲜和安南又都是中国藩属国,日本时进贡时不进贡,算是半个藩属国吧。那天下还有哪些国家呢?为了体现“万邦来朝”的观念,不妨多画些国家,最简单的办法是照搬《山海经》上的国名。为什么是八十一国呢?九九归真,九九八十一,阳数的最大化,可以表示天下万邦了。《山海经》按国名算,大约有40来个国(方国或部族),按不同族群来算,大约100来个,可见八十一国就是凑个数。

我为什么要说这幅地图是明初的呢?朝鲜拥有完整的八道,是在明成祖以后,之前朝鲜半岛北部还是中国的领土,直到明英宗时期中国领土才不再包括朝鲜半岛上的部分。朝鲜太宗13年(1413年,明朝永乐十一年)划分朝鲜八道,分别是咸镜道、平安道、黄海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明朝到万历年间已经有许多传教士从西方带来当时的世界地理知识,比如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天启三年(1623年)写成的《职方外纪》,卷首就有《万国全图》,已经具备现代世界地图的特点。如果这种世界地图传到朝鲜,朝鲜还会画那种比较原始的想象中的世界地图吗?可以想见朝鲜的《天下图》就是较为古老的中国地图外加朝鲜地图和想象中的《山海经》地图,注定不是丢失掉的《山海经》原图。

山海经原图,山海经现代版免费阅读(6)

《职方外纪》中的《万国全图》

只是有点奇怪的是,“网传图”大部分内容都与《天下图》相同,但它的中心写的是“中原”,而我得到的《天下图》中心是“中国”。我以为,中原这个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如《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当“中原”指代中国时,是与外族的概念相对应的,并不如“中国”一样是个通用名词。我认为这个区别要么是所得地图版本略有不同,要么是“网传图”不知道有谁因什么目的涂改过。

因我得到的是高清图,能够看清细节,这样就戳破了一个谣言:有人断言,“这幅图(网传图)绘画的世界地图,与今天的世界地图基本吻合,囊括了亚洲、欧洲、非洲、澳洲、南北美洲,并且将扶桑国明确地标注在墨西哥的位置上。”在我看来,这幅朝鲜古世界地图与当今世界地图一点都不像,所谓的墨西哥只是指该图上那片位置在正确的世界地图上应该是墨西哥的位置而已。而且,我们如果以《天下图》来看,“扶桑国”既不指日本,也不指墨西哥,它的旁边是“足明国”,足够光明,日照强且直射时间长,这样的地方应该在赤道上的太平洋某些岛屿上才对。

山海经原图,山海经现代版免费阅读(7)

“扶桑国”与“扶桑”

关于“扶桑”,在我国最早见之于屈原诗句“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汉朝王逸为楚辞作注:“扶桑,日所扶木也。”《淮南子》有十日居于扶桑的说法。《说文解字》云:“扶桑神木,日所出。”《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郭璞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扶桑》:“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太平御览》卷九五五引晋郭璞 《玄中记》:“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

关于“扶桑国”,称谓来自《梁书·扶桑国传》:“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里……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后面吧啦吧啦一大堆就不抄了,总之不像岛国,应在陆地上。

按《梁书·扶桑国传》记载的的地理里程说“扶桑国”在墨西哥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按照朝鲜古图说“扶桑国”在墨西哥逻辑就十分混乱,那个“扶桑”有两个,一个是岛屿,一个是对“扶桑木”所做“日月出”的说明,其地为“流波”。还有一个大海里的明确的“扶桑国”,仅此而已,我们拿下图对照一下。

山海经原图,山海经现代版免费阅读(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