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寅恪看到周祖谟不过18岁的样子时,他对周祖谟更加感兴趣了。
事实上,这位周祖谟与陈寅恪还真有类似的人生经历。
周祖谟与陈寅恪一样,都是先从传统文学学起,并在54运动之后转而开始学习新文化。
但不论是哪个时期,周祖谟都是学校的凤毛麟角。
除此之外,周祖谟不仅仅是文科学得好,他的理科也同样优秀。之所以最终会选择报考文科,也只是因为他更加爱好文学。
经过一番交谈之后,陈寅恪了解到,周祖谟看到这个题目的一瞬间,心里便出现了“祖冲之”这个答案。
不过在准备写答案的时候,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够工整,于是便将答案改成了“胡适之”。
听完周祖谟的解释,陈寅恪更加欣赏这位年轻人,并以清华大学导师的身份向他提出了橄榄枝。
只不过遗憾的是,学富五车的周祖谟家境并不好,支付不起清华大学高昂的学费,所以只能转入北京大学继续学习文学。
对此陈寅恪也并不在意,还时常会跑去北京大学与周祖谟一起畅聊文学。
周祖谟在大学毕业之后,主攻文学与音韵。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又成为了《中国语文》和《语言研究》两本重要书籍的编辑委员,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
其实从现在来看,陈寅恪先生用“孙行者”作为上联,更多的还是与考生们的一种互动。
而批改卷子的时候,他也只是因为很多学生没有陪他互动而感到失落,并没有因此而将那些学生拒之门外。
但他能收获“胡适之”这样一个工整又有趣的答案,也算是寻得到一个共同趣味性的伯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