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贊成這一條的,為什麼?因為用右手的人搖腕而出的時候,總是沿著一個圓周向上的,所以右角會比較高。不但框架的右角比較高,你看框架中的橫,也是右面高。所謂篆隸用「平畫」,真行草書用「斜畫」,就是指真行草書增大了搖腕的幅度。
「國」字的情況和「圖」字一樣,我們可以看到框架的右角比較高,但在篆隸中往往卻是平的。所以這一條跟結字沒有關係,只是你搖腕不搖腕,搖腕幅度有多大的問題。再看第二條:
《玉堂禁經·結裹法》唐·張懷瓘
■夫言舉左低右者,「崇」、「豈」、「耑」等字是也。
這幾個字的上面都有一個「山」字,在晉唐真書中,為了增加斜線,「山」字是向右斜寫的,好像特意舉起左下角。
「崇」字上面的「山」斜放,是因為這個字平直線條多,所以增加一些斜線條,這跟取勢和結字都有關係,而且是有意為之,是一種藝術安排。
有些字篆書寫法上面本來就是斜線條,
如「豈」,所以真書中也用隸定方法,把「山」寫為斜置。
講到「豈」字,我想起歐陽詢《虞恭公碑》寫得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