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岭迷窟原著的真实历史,原著龙岭迷窟里有哪些危险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1-10 01:39:10

龙岭迷窟原著的真实历史,原著龙岭迷窟里有哪些危险(1)

创作源于生活,借鉴于历史,今天我就《龙岭迷窟》近期热议的古墓机关,从两方面来深入解读探讨:

​​一、历史层面

据《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从《史记》的记载可以看出几点:

秦始皇陵是在嬴政生前开工建造,作为一代帝王,肯定不会允许陵墓机关留下破解办法,而将工匠臧者尽闭其中的做法,也说明陵墓之中的门关闭之后,无法用人力破解,工匠臧者不能原路返回破坏墓室。

龙岭迷窟原著的真实历史,原著龙岭迷窟里有哪些危险(2)

而在陵墓的上面,设置封土堆的做法,源于《礼记·檀弓》:

“土之高者曰坟,葬而无坟谓之墓。”

在墓穴的上面培土垒坟、种树,大约是从周代的春秋前后开始的,据《史记》《汉书》《水经注》等文献记载,东周以前的墓葬是没有封土的。

封土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垒土为陵,以山为陵,宝成宝顶;而垒土为陵也被称为“覆斗”,《鬼吹灯》中“倒斗”的说法,很可能也来源于此。

为什么要提到封土,因为从侧面也可以佐证,即使告知你陵墓的位置,你也不一定能找到真正的墓室所在,而就算你能找到也不一定有胆或者有能力破解墓室的机关,也进一步证实陵墓建造者对于陵墓设计的自信;可惜他们可能没想到,他们的江山并不会千秋万代,而他们的陵墓会遭到破坏性盗掘。

龙岭迷窟原著的真实历史,原著龙岭迷窟里有哪些危险(3)

而后世的元朝使用了非常绝的一招,皇家实行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

《黑鞑事略》言:

“(蒙古人)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平如平地。若忒没真(铁木真)之墓,则插矢以为垣,阔逾三十里,逻骑以为卫”。

据《蒙古秘史》记载:

蒙古皇族下葬后,先用几百匹战马将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种草植树,而后派人长期守陵,一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迹方可离开,知情者则会遭到*戮。

而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亦有记载:

“(元朝皇帝驾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

“(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元朝的做法可以说从源头上杜绝了自己的陵墓被盗的风险;归根究底就是让你连破解机关的机会都不给你。

龙岭迷窟原著的真实历史,原著龙岭迷窟里有哪些危险(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