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和纪传体哪个好,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和特点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5 01:13:53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历史由三个要素构成:时间、人物、事件,所以中国古代的史官修书就形成了三大体例: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者互相补充,构成了完整的统一体。那么这三大体例有着怎样的优缺点,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编年体

编年体史书的起源与发展

编年体和纪传体哪个好,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和特点(1)

春秋

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主轴,按照年、月、日记录历史,是史*录的最早体例。编年体很早就在中国诞生,据说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具体出现时间不明,应该是自有人类文明诞生起就有编年体了。

编年体和纪传体哪个好,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和特点(2)

司马光

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据传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年体史书从其诞生到清朝灭亡,一直是中国古代官方记录历史最主要的体例。最著名的编年体史书为北宋司马光等人编著的《资治通鉴》,记录了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规模最大的编年体史书为《大清历朝实录》(简称《清实录》),字数多达4400万字,记载了清朝12位皇帝及其家族起源的历史。

编年体史书的优缺点

编年体和纪传体哪个好,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和特点(3)

资治通鉴

编年体的史书的优点在于可以把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与其有关的人物按时间记录下来,有助于人们了解事件的发生时间与当事人在当时做了哪些事情。

编年体史书的缺点在于事件的前因后果与人物的一生分布在许多章节里,过于碎片化,需要单独去找,因此不容易弄清楚事件的大概过程与人物的一生经历。(例如南宋的袁枢就是因为读《资治通鉴》发现,事件分布的太过零散,所以自创纪事本末体,将《资治通鉴》重新编排成了《通鉴纪事本末》。)

纪传体史书的起源与发展

编年体和纪传体哪个好,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和特点(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