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一路都是涌
涌(冲),即河,广州有西关涌、东濠涌、驷马涌、荔枝湾涌、海珠涌、棠涌、螺涌、猎德涌、车陂涌、沙基涌、龙湾涌、双岗涌、芦苞涌,佛山有佛山涌,南海有官山涌,番禺有虾道涌,顺德有黄涌、鸡洲大涌等。
滘,又写作“漖”,意指分叉的河道和水沟。水边的村庄常称滘。广州附近有沥滘、新滘、横滘、增滘,东漖、南漖,顺德有北滘,新会有黄鱼滘等。
“朗”是俚僚语,为土白常见地名㙟(朗、塱、蓢、浪),写法虽有差别,但在白话里一概读为lng6。㙟为冲积平原或水网沼泽地。
在土白话语境里,山冈丘陵上低陷平平可耕的地片为“山蓢”;水网之区下陷的、水源特别充足的、可耕的水田为“蓢田”。
珠江三角洲、西江沿岸和粤西一些小河入海口地区多有此类地名。如广州有塱口,塱边、塱头、塱溪、郭塱、黄竹塱、松柏塱,东莞有大塱,阳江有新塱、阮塱、司塱,阳春有河朗等。
阳春河朗村
据考证,“蓢”音在今天白话里仍有其特殊的表意。例如,把一些长型的东西头部和尾部垫起而又平平的,白话称之为“塱起”;将湿衣服用竹竿串着张起来晾晒,白话谓之“朗衫”。用于大饭锅里放平作为蒸小菜的竹架子,白话叫“饭正朗”。
“塱”(朗)音实际是在低处将物平平地架起之谓。就今天“壮侗语族”各“语支”语音来看,他们称一些低陷的地片,其音全是近似于“朗”音。壮语呼为lom1,布依语为lm5,西双版纳傣语为lum5,德宏傣语为1om5,侗语为lm6,仫佬语为l:P8,水语为lm6,毛南语为1m2,黎语为Kw2lok7。
就壮侗语族八个语支这样发音进行追溯,可以看出原始壮侗语族的发音,是有其共通之处的。所以,有些专家学者才说土白话其实质是俚僚语。
另外,古越人通用步(埗)、埔、甫、布等表示山间近水广阔平地及津渡码头。宋人吴厚处《青箱杂记》说:“岭南谓水津为步”。广州有十八甫、黄埔、增步、盐步,花都有官禄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