塱读什么音,塱字粤语怎么读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8 08:27:40

司徒尚纪认为,洞成为历史上古越人留居地常见地名,主要分布在北江以西。台山有洞美,新会有洞角,阳春有大洞,阳江有高洞、隋洞、儒洞,中山有梅花洞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土白的“洞”不是指岩洞,跟客家地区以岩洞作为地名,完全不同含义。

俚僚人如果要用岩洞取地名,是这样操作的。据《壮语地名文化诠释》(作者:杨奔 黄玉 李萍一)一文称,俚僚人称有砂岩的洞叫“吞甲”,有砾岩的洞叫“丁吉”,有石灰岩的洞叫“吞逢”,产磨刀石的岩洞叫“吞盘”等等。地面以上的的洞为“岩”,地下洞为“凌”,如岩洞大的叫“岩隆”,色彩班驳的叫“岩来”,有鲤鱼的叫“凌泥”,有蟒蛇的叫“凌荡”,洞如桶的叫“凌桑”,洞边长桐树的叫“凌桐”等。

“板”和“边”原来是村的意思

俚僚人喜用“那”“板”“古”等字来作地名的字头。前面已经介绍过“那”,现在再来说“板”“古”。

据《粤江流域人民史》作者徐松石教授解释,遍及广西和琼雷的壮语“板”字地名,在广东许多地区又把“板”字从土音译为“边”字,并将原始土语倒装为顺装,故称村为边,但绝无边缘、靠边的意思。佛山南海“边”字地名约有80多处,如有谢边、潭边、欧边、高边、邝边,三水有麦边、罗边、蔡边等,阳江也有葛边等,皆为聚落地名。“古”字头的有古楼、古岭、古丽等。

还有很多“大”的字头,即意为“河”,如“大陆”是因该村右边有一个叫陆涧的山涧,村前是河,故名。

“濑”即河滩之意,也是壮语地名所用字。阳江有上濑、下濑、西濑等地名。这与阳江曾是俚人居住区域有关。

“猛”“冯”“封”在壮语中分别意为“地方”“区域”“地区”。汉置猛陵、封阳、冯乘、冯岗、冯溪等县,属苍梧郡。西江地区有封川、封溪、封山(今广西合浦北)、封开(今开平东)、封门所(今郁南县西南)、封乐(今新会北)、封兴(今封开县东北)等。

此围非彼围,土白围和客家围内涵完全不同

宋代以降,在西江沿岸和珠江三角洲各地,为取得耕地和防洪治涝而大规模围垦,于是以围、基为首尾的地名大量出现。牛汝辰在《岭南广府粤语地名文化特色》一文中称,珠江三角洲有桑园围、长利围、赤项围、罗格围、景福围、龙利围、大有围等。

塱读什么音,塱字粤语怎么读(13)

桑园围

这和客家地区的“围”完全不一样。客家围又被称为围村、围村屋、围屋村、土围、水围、围堡等,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之一。

客家围屋大多以围字命名,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坞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

塱读什么音,塱字粤语怎么读(14)

广州市增城福和镇坳头岗埔村的客家围龙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是广州地区独一无二的客家围龙屋

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我们都能见到围屋的踪迹,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分析,围头人其实就是早期的客家人。他们的习俗文化等都和客家人无异,只是方言偏白话色彩。

客家围主要分布在广东的深圳、惠州、河源、梅州、韶关,江西的赣州,福建的龙岩、三明,广西的贺州、玉林等地及国内外其他客家人聚居地。

根据《宝安县志》,1979年深圳建市之前,宝安县客家人占了原住民的六成以上,他们分布在龙华、盐田、龙岗、坪山、罗湖、宝安、南山等地,并且在那些地方留下了大量的客家民居建筑群,根据粗略统计,单是在深圳保存下来的客家围屋就有300多座。客家文化成为深圳本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云浮”地名应来源于俚僚语

据《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刊载的《粤西多元文化下的壮族史诗遗存 ——壮语地名视角下的“云浮”图像》(作者:陈俊宇)一文详细考证,“云浮”地名一词来源于壮语的音译。

塱读什么音,塱字粤语怎么读(15)

云浮“美食”炸竹虫

邵兰珠研究指出,“云”在壮语中指“人”(vun2),“浮”(pau2)在壮语中为“苦竹”的意思,根据壮语中习惯性的倒装用法,“云浮”意为“种苦竹之人”。司徒尚纪认为“云”字在壮语里原本是指“人”的意思,还可以进一步引申为“村落”,不是天上的云,而“浮”这个字则是“竹”的意思。因此“云浮”在壮语里的原意可解释为“竹村”或者“竹林之乡”。

在云浮,如今以“云X/X云”取名的地名还有很多。

塱读什么音,塱字粤语怎么读(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