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斗牛诗原文,曹植的斗牛诗译文及注释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8 11:31:44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出自《三国演义》。这是一句倍感无奈的话,也最能突出曹操的自私与野心,更是后世百般诟病曹操的原因之一。曹操被董卓追*后逃跑至吕伯奢家中,恰逢吕伯奢不在家。

曹植的斗牛诗原文,曹植的斗牛诗译文及注释(1)

曹操因怀疑吕伯奢儿子恐有谋害自己的意图,便先下手为强,*了吕伯奢全家,最后才明白是误*。因此,曹操心中有愧疚与懊悔,说此话不过是为了安慰自己与友人。倘若让他再选择一次,他还是会选择“宁可错*一百,也不放过一个”。

从古至今,曹操被不少人谩骂与唾弃过,其中不乏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民间,民众给曹操的评价都是清一色的“奸诈”、“狡猾”与“阴险”,就连曹操的京剧脸谱用的也是代表阴险、狡诈的白色。不过,与其说曹操奸贼,倒不如说他识时务者为俊杰。

其实,曹操最初的理想也是做一个治国治世的能臣,凭一己之力匡扶汉室,复兴汉王朝曾经的辉煌。只怪时代不允许,在兵荒马乱、军阀割据的三国乱世,曹操不得已走上“乱世奸雄”的道路。东汉相师许邵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所言非虚。

曹植的斗牛诗原文,曹植的斗牛诗译文及注释(2)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曹操审时度势,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工程,不但解决了军粮紧缺的问题,还恢复了农业生产,对促进经济恢复与维持社会秩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此外,曹操道义分明、唯才是用、有勇有谋,在军事上运筹帷幄,战术灵活多变,是乱世中千载难逢的人才。综上,对于曹操的评价不可仅仅局限于残暴、阴险与狡诈,反而忽视了曹操的过人之处。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从孩子身上往往能看到父母的影子。曹操与曹丕、曹植并称“三曹”,二子在成就与名气上虽不及曹操,但也延续了优秀的基因,在文学史上颇有建树。其中,曹植更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曹丕见两头牛打架,逼曹植以牛作诗不能有牛字,曹植当即写下妙作。

曹植的斗牛诗原文,曹植的斗牛诗译文及注释(3)

手足相残下的《七步诗》

曹操去世后,长子曹丕即位,史称魏文帝,而曹操第五子曹植则被封为陈思王。曹植学富五车、见多识广,精通天文地理,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然而,曹植的学识、人品与能力令曹丕嫉妒不已,再加之朝中奸臣常在曹丕面前危言耸听、妖言惑众,兄弟关系逐渐起了芥蒂。

不少大臣劝说曹丕斩草除根,否则日后曹植羽翼渐丰,将有谋权篡位的风险。深思熟虑下,曹丕决定先下手为强,派人将曹植传召至池厅边,再令早就埋伏好的士兵将其拦下。曹植见状,强装镇定地问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大臣答道:“宫中近来听闻有人要反叛造反,此事的主谋是否是公

曹植叹了口气,回答道:“吾兄疑我意图发农安,谋图皇位,此等大罪我可不敢当。请求兄长明察秋毫。”曹丕见状,只好做出让步:“看在你我兄弟的份上,我命你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休怪我大义灭亲。”曹植见事情有回旋的余地,连连点头答应。

曹植的斗牛诗原文,曹植的斗牛诗译文及注释(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