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有山有林的字,寓意有山有水的字有哪些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8 19:37:11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寓意有山有林的字,寓意有山有水的字有哪些(1)

北宋王希孟

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在该作品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具展翅翱翔之态。

《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千里江山图》用一幅整绢画成,无作者款印,有清弘历(乾隆)题诗,后隔水有宋朝蔡京的跋一,尾纸有元朝李溥先的题一。打开卷轴包首,引首即可见朱红印章数枚,以及卷首题诗。开首高山之巅直入云霄,其后丘陵连绵,崇山峻岭,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画家笔下应运而生,从前景山峦村居起势,隔岸画群峰秀起,两翼伸展渐缓,与起势的山峦遥遥相对,起到精美的承接作用。

峰峦左下方一横跨江面的大桥,并与下一组景物相衔接。翻过两重山可见幽深的宅邸,处处可见着白衣的隐士,且走且停,似在赋诗似在作曲,继续前行,又是一座桥,此桥虽跨度不大,却在桥上修建凉亭。继续向前便临江了。远景烟波浩渺,层峦起伏,犹如仙境。登岸后,悬崖山路九曲盘旋通向深处的庭院。山间瀑布,挂挂溅泻,复流大江。从高远至深远之景,引人入胜。山峦平缓处是一座宏伟的跨江大桥。

创作背景

北宋末期,宋金形成军事对峙之势,北宋的王室衰微,国土沦丧,民不聊生,在朝野内外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爱国主义力量。其中,以青年学生为主流的爱国力量在崛起,但是,面对朝廷软弱无力的政治、军事,他们仅仅将富国强兵以收复山河的理想寄托在自己的艺术文化创造中。 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军权和政权分离之后,就进入了文治社会,文人地位很高。再加上汉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以及宋代出现的印刷术,都影响了文人艺术创作的主题。绘画从解答“人与社会”的问题,转向了解答“人与自然”的问题。

徽宗作为帝王,改变了宫廷画家的社会身份;他作为艺术创作的统领者,对绘画有着直接而明确的要求,作为画家的徽宗,从不放任宫廷画家自由创作,他对宫廷画家在形式和趣味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徽宗的审美情趣,即成为决定艺术风格的绝对标准,宫廷画家创作的艺术作品,在题材和表现技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其审美趣味和倾向。 画学是宋徽宗于崇宁三年(1104 年)设立的宫廷绘画教育机构,后归属翰林院图画局。王希孟以宫廷画家的身份,创作了《千里江山图》。

构图

《千里江山图》画卷构图周密,色彩绚丽,用笔精细,成功地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将主题分成六段,各段均以绵延的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自然而连贯。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贯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灵活地体现了“景随步移”的艺术效果,将不同视点的印象统一起来,巧妙地组织了空间。

《千里江山图》在构图上,取平远之势。此外,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画面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引人入胜。画面气象恢宏壮观,江山千里,苍苍莽莽,浩浩无涯,可谓名实相符。画中千山万壑,星罗棋布,大小高平,争雄竞秀,重重叠叠,俱浸于大江之中。山间高崖万丈瀑布直下,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水磨长桥各依地势,与山川湖泊相辉映。或见乱冈如积,岛屿相叠;或见汀渚绵延,群峰耸立;又或大江旷远,水天相接,长桥如带,峦岫冈势;或低坡远处,淡岭遥设;或秀岩崚嶒,映带不绝。其山间岭上,有竹篱茅舍,庄园寺观,道路相通,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其间人物如蚁,不可胜数。论山河壮观雄伟之表现,前无古人。

技法

《千里江山图》虽然历千年之久,部分颜色已经脱落,但是其画法仍然清晰可辨,并突出显示了矿物质石色的富丽装饰效果。山石之画法,是先用浓、淡线条勾出轮廓,再以柔润而长短不一的线条加皴,峰顶皴法似荷叶皴,线条不刚不硬,之后再用淡墨加赭石或花青渲染,渲染多在前后两石中的后面一石,之后再罩染赭色,石头顶部以汁绿接染,再以石青或石绿罩染,山石下部保留赭石色。山石之青与绿色往往前后各异,互相映衬,且颜色较厚故容易剥落。水天交界处以赭色接染,画面浑然一体。远山则以赭色为主,不施青绿等色以示空间之远。柳叶施以石绿,天空掺以赭墨,上深下浅,彰显了天空空间透视的变化。水色全以汁绿染出,矿物、植物颜色融合使用,将中国画色彩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

在设色和笔法上继承了隋唐以来的“青绿山水”画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为主,设色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并作适当夸张。画家在较为单纯的蓝绿色调中寻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之光彩照人。石青、石绿为矿物色且极具覆盖性,经层层罩染,物象凝重庄严,层次感强,与整幅画面浑然一体,艳而不俗。虽不似金碧山水一般勾勒金线,然堂皇之气盎然。王希孟继承传统,画面细致入微,并充分体现出北宋时期院画风格之工整与严谨。此图可谓笔精墨妙。人物虽细小如蚁,却姿态分明;飞鸟只轻轻一点,即具翱翔之势。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之境界与恢宏之气势。

刻划形象轮廓,也融汇了其他技法,如树干用没骨法,屋宇用界画,远山有写意用笔,山坡有效法和点染,丰富充实了青绿山水的表现能力。描绘对象时,用笔十分精细,一丝不苟,浩瀚的河水均用细笔勾出波纹,树上的花叶,都用色、墨一一点出,细小如豆的人物,服饰也各有区别。但同时又有取舍提炼,如人物不勾衣褶,着重表现动态,显得生动活泼,众多的桥梁、船只、房屋、水榭形制和位置都不尽相同,毫无繁复之感。

取景原型

浙江大学故宫学研究中心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登上央视四套《文明之旅》栏目,对这幅传世名画进行解密,认为《千里江山图》的主要取景地是庐山和鄱阳湖,其中隐藏了来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诗《彭蠡湖中望庐山》。

图中的大山大岭屹立在江湖沼泽之畔,在北宋统辖的疆域里,只有江西庐山有此特性。画中展现了开阔的水域,近处水草丛生,远处烟波浩渺,像是长条形的沼泽大湖,远接江海,极似鄱阳湖一带的湿地、沼泽。画中的建筑样式、竹林,广泛使用的竹篱笆、竹篙、蓑衣、笠帽等竹制品,还有脚踏式双体船、挖河泥的劳作等,表明所画地域系江南湖区。

画中最突出的是双瀑与四叠瀑同时出现。四叠瀑是极少有的自然景观,它与双瀑同时出现,具有相当的唯一性,这只有在仙游(今属福建)的唐宋游览胜地九鲤湖才能相遇的自然景观,画家有可能接触到这种地域性很强的瀑布,汲取庐山三叠瀑的雄伟景象将它综合到画面里,还添加了当时的苏州长桥。因此,画家画的主景是庐山和鄱阳湖,第五组群山中最高的主峰也与庐山中的汉阳峰相似。

《千里江山图》是南宋江参创作的绢本水墨画,现为中国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寓意有山有林的字,寓意有山有水的字有哪些(2)

南宋江参

该图用水墨写江南景色,群峰杂沓,山势绵亘。江水浩瀚,溪壑空远。草木葱茏,远树朦朦。阡陌纵横,农舍相属,咫尺千里,境界开阔。长卷中从始至终有一曲折的蛇形小道贯穿其中,图中山、水、桥、亭、村落、栈道、人物皆围绕这条山道而布置。故虽景物众多,连绵无尽,然皆循循可寻。该图采用了平远构图,意境开阔。

画中林木葱茏,山峰重叠,时而溪水,时而幽谷,景色连绵,有一条曲折的小路贯穿其间。 该图有山有林,峡谷中有静谧的寺院;有水有桥,港汊中有荡漾的渔舟;还有时断时续弯曲的小路,山峰烟云笼罩、水汀沙洲淡远。

本幅无款,卷后有元代柯九思的鉴定语:“江参,字贯道,《千里江山图》真迹。臣柯九思鉴定。”

此图的后隔水处,还有几处题跋,其中有三处宋人的题跋,分别是:

一、“风来千里舞松杉,齐鲁青岚满袖衔。拟把如椽三丈笔,为君题句向嵌岩。嘉定丁丑六月四日,必书。”

二、“世间平远景,万幅在洪家。晚至番君国,方知不是夸。一棹微茫里,孤亭紫翠间。宛如涉彭蠡,又似访庐山 。夹立朝群玉,浓妆列万笋。中州不敢顿,抛向瘴云西。江远不容极,禹功胡可忘。向来小龙子,一衷冕食千羊。雪冒禹碑石,云埋泌草堂。早知抱遗恨,悔不挟乾粮。茹山千万叠,不得见天全。帆出扶青口,无山只有天。半夜黄天荡,楼船雪浪中。当年草檄客,今日负樵翁。太武求搜处,之祁着摸边。淮风晨裂面,淮浪夜惊船。展卷暖丘也,东西南北人。昔还行脚债,今作卧游身。一匹好东绢,天寒家未温。尽教儿拆绣,闲管妇无樟。右题江贯道山水十绝,惜石林简斋不及见,前史官刘克庄书。”

三、“远山丛丛,远树檬檬。咫尺万里,江行其中。短长何岸,高低何峰。彼纸彼待,彼瀑彼洪。晴岚乍豁,烟霭忽笼。或断或属,且淡且浓。尔幸奚寺,尔盘奚宫。或茅阴豁,或梁嵌空。有吠者履,有樵者翁。危墙落锭,短掉掀篷。往来异趣,寂动殊容。幕翠其庭,岂非卢鸿。略构而渡,岂非龟蒙。昔我经行,云山万重。若淮南北,与江西东。亦蓑而雨,亦帽而风。乃今追惟,梦境相从。及此开卷,恍然昔同。谁居作者,造化论功。掩惚其裔,熙成是宗。声闻九陛,既召而终。谓彼树白,俄其身穷。其然岂然,讯之天公。此名弯壤,畴日不逢。淳佑己酉,竹溪林希逸书。”

该画有清代梁清标、安歧、乾隆内府收藏印记。

创作背景

描绘锦绣江山的题材在两宋之际非常普遍,画家们通过笔墨倾诉对沦丧的国土的依恋和统一祖国的愿望,也激发着人们保卫山河的决心。这不仅顺应人民的愿望,也适合统治阶层的心理,因此得到了大发展。仅以同类题目命名的长幅巨制即不鲜见,如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赵芾《江山万里图》等。

技法

江参作此图,用笔全用中锋,旋顿旋收,圆融老辣。全幅多用水墨,仅在水天处用螺青渍染。从蟹爪树法等技法的使用上,可发现江参不仅仅承袭了董源、巨然的江南画派的风格技法,更参以范宽、郭熙等北方画派的技法,并自创了“泥里拔钉皴”,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由于画家在构图、空间表现和造型上受到北宋北方山水画的影响,画卷一方面呈现江南意味,同时又具有北方山峰水际的特点,尤其中远山的造型处理,既有北方雄伟峻厚层层叠叠的险峰,也有江南青翠秀丽起伏绵延的丘陵。作长卷最难于置阵布势、变化多端,既不重复义要统一。这里,画家在那种几条斜线重叠的程式化构图法中,费尽心机选择中心、布置焦点、寻求变化,使平远和高远相结合,造成深远之势。卷面采用了上下移动的焦点,卷首近于水平视角,而卷末近于俯瞰式描写,中央部分动线和形有所变化,给强弩之末的长卷以补救,使之统一胁调起来。但另一方面,造型变化上有些单凋,山显得像近似形的堆积,树林也重复同样的形体。

新中国《千里江山图》
新《千里江山图》——来源于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_腾讯视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