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衣补旁一个韦是什么字,礻旁加韦是什么字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0 08:00:27

秦军

总之,笔者综合史料和专家考证后认为,秦汉时期的龙川地区为除番禺之外的又一军事重镇(不是只指龙川佗城一地,因为这时的龙川管辖范围非常大,包括了粤东等地),肯定有至少三万秦军驻扎,并落地生根。

而且,必须明确的是,这些军士在地方上是相对独立的。据汉文帝诏*载:“徙中县人与越杂处,粤人好相攻击之俗益止,中县人不耗减。”中县是指中原,粤人是指土著俚僚。这里的意思是,粤人民风彪悍,会时不时和部队产生冲突,所以,得用徙民以军屯的形式进行生产,保证其不减员。而且,在屯区内,以中县人为主体,保持并推广中县语言、文化、习俗。

这种屯边的政策在岭南沿袭很久。南越国被汉朝灭后,据《史记·南越列传》,揭阳令史定降,又有大批中原士卒南戍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其中就包括了龙川。那时还属龙川县的今梅州地区也有驻军。

正确解读韦昌明说的“中县之民四家”

一个衣补旁一个韦是什么字,礻旁加韦是什么字(13)

河源客家文化公园内的韦昌明雕塑 冯晓铭 摄

唐干符五年龙川翰林学士韦昌明《越井记》:“南越赵佗氏,昔令龙川时,秦徙中国之民于南方三郡,而龙有中国之民四家(四族姓),昌明祖以陕中人来此,已凡三十五世矣。”

一个衣补旁一个韦是什么字,礻旁加韦是什么字(14)

佗城

这个“龙”应实指佗城之内,而非指当时整个龙川县。陕为春秋时的晋地,战国属魏,属中原地区。

据新编《龙川县志》载,这“中县之民四家”,为赵、韦、官、任四姓。秦代的龙川城墙由夯土夯筑,规模甚小,周长约800米。这样的小城自然也装不了多少姓氏的居民了。

一个衣补旁一个韦是什么字,礻旁加韦是什么字(15)

佗城村

一代以25年计,35代计为875年左右。按韦昌明的说法,从唐代上溯800多年正是秦朝时期。

这说明闽粤赣边秦汉等诸代中原移民之后裔,经长时间繁衍发展,至唐代已形成保持中原语言,传统文化的社区,有些已诗书传家。这是客家民系的萌芽期。

一个衣补旁一个韦是什么字,礻旁加韦是什么字(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