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是一篇民间故事,讲述了懒惰的寒号鸟在寒冬来临前,不听邻居喜鹊的劝告,一味偷懒玩耍睡觉,在寒冬腊月冻死的故事。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难度最高的一篇文章。很多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都有这样的苦恼:这一课真的很难备!当然学生学起来很难,家长辅导起来就更吃力了。不少家长在沟通的时候向我吐槽:原来寒号鸟中的“号”读“háo”!原来寒号鸟不是鸟!现在的语文可真不好学啊!
可不是嘛,现在的小学语文确实比较有难度!现在将我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总结的孩子们容易出错的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课文生字的学习,要重视识字方法的运用、多音字的运用,并高度关注孩子生字的书写质量。
1.无论是二类字还是一类字,认读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说一说每个生字用什么方法去识记。一来孩子自己想到的记忆会更深刻,二来,我们不仅要让孩子掌握生字,还要在认生字的过程中训练出一定的学习能力。
2.课题中的“号”是个多音字,单独给不同的读音组词,孩子们不会出错,但是放到课题中,孩子们会惯性地读成第4声。怎么让孩子不读错呢?要让孩子更加全面的认识:寒号鸟并非鸟类,而是能够借助身体的飞膜滑翔的啮齿类动物,由于生性较懒惰,在寒冷的冬夜,会不断地重发出哀号声,故此得名“寒号鸟”。
3.“当作”在课文中是最容易读错的一个生词。要把“当”不同读音所能够组成的不同词语,尽可能多地呈现给孩子,让孩子反复读,在词语中去理解不同读音的字义以及所组成的词语。
4.在书写生字时,“将”要注意书写笔顺,“纷”要注意:右边是捺压着撇,不要写成撇压着捺。
二、课文部分要点较多,要以读促悟,让孩子在读好人物行为与语言中感受人物形象。
1.课文的第一小节让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学习的时候要关注几个量词短语:一堵石崖,一道缝,一条河,一棵大杨树,尤其是一堵石崖,可以让孩子所以说还可以说一堵什么?孩子们个别能说出“一堵墙”,大多数孩子在读之后,就大概明白:“堵”作量词时。形容的都是墙体等有一定体积的物体。
2.课文中有三段对季节变化表现的句子,分别是第二小节的: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第五小节的: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呼地刮着。第八小节的: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牙缝里冷得像冰窖。
环境描写即点明了时间变化,同时也对故事的情节发展起到了推动和渲染的作用。
这里树叶落尽的“尽”,跟前面《古诗二首》中“白日依山尽”的“尽”意思并不同。这里让孩子们理解其意思的时候,运用了替换词语的方法,孩子们很快能替换成树叶落光、树叶落完,继而明白了此处的“尽”就是“光,完”的意思。
3.接着让孩子们边读边找一找,在不同的在季节变化前后,喜鹊和寒号鸟都在做些什么?孩子们会能找到:在冬天快要到来前,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通过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忙着做窝这些词,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小喜鹊的勤劳和目光长远。而从寒号鸟的行为,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它的懒惰和目光短浅。
4.看到寒号鸟的懒惰,邻居喜鹊热心地去劝告,接着引出段课文中的两次对话。
本课要重视人物对话,孩子们上课也特别喜欢分角色朗读课文,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也可以跟孩子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渗透知识点,边读边结合关键词加深对寒号鸟和喜鹊人物形象的认识。
5.最后寒号鸟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它在夜里冻死了!此时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孩子再结合全文,尤其是人物行为和语言口述。
6.除了完成课本上的大纲要求,我们还需要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的孩子能说出:我们要勤劳,对未来有规划,要目光长远,做事提早打算,我们要能听进去别人善意的劝告,我们要今日事、今日毕……
7.课后第2题: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这两个短语的积累和运用,我们也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处理的。
类似的短语还有:冻得直打寒战,冻得直流鼻涕。软得像棉花,硬得像石头,快得像闪电,慢得像蜗牛。
总的来说,《寒号鸟》这一颗无论是生字还是课文的学习,都一些小坑还是很容易出错,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