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怎么读呀,垓字几种发音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0 09:52:27

如今,这里出产的山药,仍然是市面上药食兼美的抢手货。

武陟还有一样“上得了殿堂、入得了市井”的特色名吃--油茶。

武陟油茶的历史,距今已有2600多年。早在秦朝时,武陟油茶名“甘缪膏汤”,汉代称“膏汤积壳茶”。

唐代荥阳籍诗人李商隐食后有诗描写“芳香滋补味津津,以瓯冲出安昌春”。

清雍正皇帝前来武陟视察黄河险工时,知县以油茶进奉,雍正食后啧啧称赞:“武陟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媲美”,并传旨广开油茶馆,油茶从此香飘四方。

垓怎么读呀,垓字几种发音(9)

武陟油茶分甜咸两种,做法是先将面粉、玉米粉上笼蒸熟后,晾凉过筛,然后将锅置火上,倒入面粉用文火炒出香味,分三次加入麻油上色后,将炸焦后去皮碾碎的花生米、炒熟后碾碎的芝麻、粉碎后的核桃仁和怀山药,加盐及茴香、花椒、肉桂、丁香、砂仁等24种香料,继续炒拌后出锅即可。

炮制好的炒面,食时可冲可煮。其名为茶,实则是粥。冲煮后的乳状流食,香气浓郁、味道适口、营养丰富,常食益肝健胃、润肺补肾、强身益寿。

上世纪30年代在英法留学的中国学生,勤工俭学的方式之一,就是背着一个比普通茶壶大若干倍、周身围裹棉被以防散热的油茶壶,在伦敦和巴黎的街头流动叫卖油茶。至今侨居巴黎的华人领馆,还以油茶为上等汤食。

1958年,国家在武陟挑选了两位油茶名师,到人民大会堂传艺授徒。其后,精明的武陟人,又将油茶制作成方便食品,远销港澳台及海外各地。

前日秋意渐浓,天气转寒,欲贴秋膘的我,在门口超市花7块多钱,买了一袋9份装的武陟油茶粉,早晚冲食,解馋过瘾。神马猪肉涨价,在味美价廉的武陟油茶面前,都是一缕浮云。

奋进不止的武陟,不仅成为新时代的中原骄子,也成为河南其他100多个县市追赶的榜样。

在武陟的幸福生活

大文豪欧阳修也表示羡慕

其实,千年之前,武陟的美丽宜居,连欧阳修和梅尧臣都羡慕不已。

欧阳修在《夏侯炎济武陟尉》中写道:风烟地接怀,井邑富田垓。河近闻冰坼,山高见雨来。官闲同小隐,酒美足衔杯。好去东篱菊,迎霜正欲开。

夏侯炎是谁,史书中并无任何记载。但从这首诗中,我们不但能感受到欧阳修和他的深厚情谊,也可以读到以下信息:一是武陟这里的生活富足;二是夏侯炎出任武陟公安局长一职,相当安逸闲适,让诗人想到了悠然南山的先贤陶潜;三是武陟出产的美酒让诗人沉醉,甚至也想要在此间山水隐居遗世;四是因住的离黄河近,春天到来的时候,能听见河面冰凌解冻的声音。

垓怎么读呀,垓字几种发音(10)

几乎在同一时期,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也写了一首《夏侯炎济武陟主簿》,武陟美酒和作物之美,在诗人的诗句中,鲜活至今。

北宋名门子弟、文学世家出身、常年隐居禹州具茨山中的江西派诗人晁冲之,在他的《行武陟田中》,则更为直白地赞叹道“求田如得此,当为驻征鞍。”

往事越千年。今日武陟,除了风景依旧秀美,更成为豫地版图上产业新城的标杆与样板。占尽天时地利的它,恰似黄河岸边的绿巨人,正一步一个脚印茁壮向上。

2013年秋天建成通车的桃花峪黄河公路大桥,飞度天堑,将武陟和郑州连为一体,全长近8公里、双向六车道30米宽,它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三跨双塔全钢梁自锚式悬索大桥,如今已成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的地标建筑。

垓怎么读呀,垓字几种发音(11)

天气晴好的日子,不少郑州的摄影爱好者,驱车来到黄河南岸的邙山上,支起长枪短炮,拍摄黄河日出和夕照。

镜头聚焦处,正是逐渐被世人熟知、即将迎来高光时刻的焦作武陟。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