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垓下遗址是很费劲吃力的。
有泗县、固镇、灵璧、五河等多地指向,各处皆树立有遗址标牌。而且“垓下”的“垓”字有四个读音,如同孔乙己说“回”字有四种写法。虽然史学界早已形成共识:现实中的“垓下村”就是历史上的“垓下”,但现实中确有两个“垓下村”:一个是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的垓下村,另一个是宿州市灵璧县韦集镇的垓下村。
公元前202年这场楚汉之战非常著名,同时也留下了绵绵无尽的话题。垓下,列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并被誉为“东方滑铁卢”。因为刘邦最终称帝氾水北岸,奠定了汉朝四百多年历史,汉字、汉语、汉文化、汉民族也由此而得名。
楚汉之战就是刘项之争。虽说刘邦实在平庸,也有人说项羽也不过有勇无谋。此言差矣,项羽可以说是智勇双全。他无妇人之仁,但脸皮太薄。不然,他何以在之前的彭城之战中率3万之师半日之内击溃刘邦56万之众,成为战争史上速战速决的经典范例。所谓“鸿门宴”场景乃后人的一种揣摩。但是,项羽在政治上略输刘邦,战略上确实稍逊韩信,身边的旧部张良、陈平等都先后成了刘邦的高参。
楚汉决战前,项羽与韩信订下“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项羽将东撤,刘邦欲西退。但随后张良、陈平却提议撕毁“鸿沟和议”,想乘机一锅端掉楚军。
从而,历史演绎了三出活报剧: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汉军以70万人分五路合围10万楚卒,留下了吹箫台、散楚山、虞姬墓等遗迹和传说。悲剧在于,项羽身经百战,从未吃过败仗,垓下之战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败仗。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最后,项羽率二十六骑到了长江北岸的乌江浦,乌江亭长泊船岸边接应。项羽至此不肯过江东,乌骓马可以过,人坚决不过。亭长说,此处只有这条船,汉兵追来也无船可渡。有人说,这船小装不下项羽和他的二十六骑,他不好意思独自逃亡。倘若这样,他真的是脸皮太薄,脸皮薄成王都难,何况称帝。彭城之战,刘邦逃命途中为了减轻车的负载,不惜把一双儿女踹下车去。这种事刘邦敢做,终成汉朝。这种事项羽做不到,所以别姫自刎是他的宿命。
同样一件事,不同级别的人做,连说法都不同。所谓胜利者书写历史,大多是屠狗辈的自鸣得意。例如下面五个成语,一样的行为不一样的辞藻:游龙戏凤,偷香窃玉,寻花问柳,拈花惹草,偷鸡摸狗。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笔墨的力量。 项羽自刎之后,后人纠结于他为何不肯过江东。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站在道德高度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壮烈激昂的高调,从来是文学的第一层面。
然后是质疑性的第二层面。杜牧的《题乌江亭》以他的理性反诘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历史没有如果,但可以假设。
最后第三层面是王安石的深刻反思。他以《叠题乌江亭》为题,写道:“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天下苦秦久矣,苦战久矣,苦乱久矣。或许乌江自刎是最好的选择。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是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反讽。其实,刘邦项羽都是读过点书的,刘邦虽然为人粗鲁,但文化水平不低,写的《大风歌》也是帝王诗中的佳作。项羽虽然读书不多,但天资聪慧,他的《垓下歌》慷慨悲壮,亦为帝王诗中的上乘。刘邦读书以厚黑学毕业,计胜负;项羽读书以凌云志述怀,重然诺。一旦一个人面临着只算输赢和诚信立品的选择,其境界天地立现。篡汉的王莽读过书,灭唐的黄巢读过书。一个抱憾于外戚,一个遗恨于功名。为了红颜尚能冲冠一怒,更遑论其他。
我在想,刘邦是61岁死的,垓下之战时,项羽死时31岁,刘邦已经54岁了。刘邦死时汉朝乱象丛生。假若当时项羽猜到刘邦只有七年可活,恐怕他会回到江东等待东山再起的!
唐人胡曾写下了项羽当时的心态:“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李清照的伟大在于她的绝句之绝:“乌江夜若渡,两汉不姓刘。” 项羽身边缺少名幕高僚,自己又不懂风水玄学,楚朝无望矣。
当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壮士,沦落到楚河汉界,自我了断的下场。秦崩无人惜,楚亡有人叹。悲剧是将壮丽美好作最大反差地撕裂。其实,不肯过江东反而美化了他的人格,成就了他的英名。西楚霸王的形象只能站在北岸,眺望江东。一过就错,一过便毁,一过就是续貂之狗尾,一过就是银样镴枪头。
项羽,一个因失败而流芳后世的大英雄。他只能死在江北,死给千秋万代看。(俞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