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新百家姓500姓氏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3 10:00:24

2022年,我国最新姓氏人口排名,“王”姓仍居第一位,“李”姓、“张”姓“刘”姓“陈”姓分居第二至第五位。“王、李、张、刘、陈”前五姓氏人口总数高达4亿多人。

七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新百家姓500姓氏(1)

我国姓氏的产生,从三皇五帝起,已经六七千年左右的历史。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姓氏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体现的是不同社会背景下,主导意志确立的社会结构与人文秩序。从最早的母系部族的别属,到父系社会王权嫡传,由家国天下的贵族标记,望族世家的特立,再到百姓血脉人伦的传承,姓氏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功德榜,民族兴衰图。

从帝王世系,到诸侯世家,由郡地望族到华夏百家姓,以家谱为代表的姓氏文化,发展到现代,与国史、方志并立为中华历史文化传承的三大系统。那么中国姓氏文化当代的意义又将是怎样的呢?沿着姓氏起源、姓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姓氏和姓氏文化的社会功能,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姓氏文化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民族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复兴中华民族的深远意义呢?

七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新百家姓500姓氏(2)

01

我国姓氏的渊源和社会作用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标记

1、中国姓氏源起的意义。

中国的姓氏源远流长,从母系部族,到父系氏族。姓氏是部族群体及身份的特有符号标记。《吕氏春秋·恃君览》中记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在母系氏族社会,按母系来确定人的血缘身份和氏族归属。女生为姓,表示女性祖先下的归属,姓是母权社会中,女性社会地位决定的,其社会作用在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开启了“明血缘”的作用。

氏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氏是姓衍生出来的氏族系统的符号标记,氏是这一时期王者贵族用以标志宗法身份的专称,氏的主要作用在于别贵贱,氏有明显的等级观念。如神农氏(农耕文明)、伏羲氏(渔牧熟食)、燧人氏(钻燧取火)等,都是父系氏族阶段出现过的最有名的“氏”,人类征服自然的领袖代表。而民则有名无氏,奴则甚如野物。

2、中国姓氏的发展。

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记载:“三代之前(即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在氏族社会里,姓有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同姓不婚;而氏主要出自因王朝对贵族的分封后,以诸侯国、谥号、官职、居邑等命氏,依据的是礼制、宗法,规定了人的社会等级、权益和行止规范,所以“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三代以前的姓氏,在社会的变迁中,有传承,但尚不稳定。社会兴替,权力予夺,族属迁居等因素,都会带来流变。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随着贵族体系的瓦解,姓氏族属逐渐泛化,姓与氏之间的区别也逐渐淡化,随着由家国到国家的政体制度转换,社会虽有贵贱之分,但世人皆有姓氏所属,也有了“老百姓”的现代意义,这是社会的进步。秦汉以后,我国的姓氏制度基本趋于稳定,到了汉代,则通称为姓,我们现在的姓就是从那时沿袭而来,主要来源就是先秦的氏。由于礼乐文明和农业发达的原因,对盛世社会的心仪向往,蛮族归附汉姓曾经被视为是一种显赫的荣耀。

七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新百家姓500姓氏(3)

02

我国姓氏的发展是文化自觉的产物

1、中国姓氏文化反映了历史时代的文化特征。

由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姓氏在不同时代的社会意义也有不同。姓氏产生之初,就是标志血缘关系、人系地位的识别符号。但随着家国关系的变换和历史的发展,它承载了关于血缘图谱、家族演变以及社会气象的各种信息。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包含的内涵非常丰富。

姓氏的出现是社会的一种进步,《礼记·乐记》阐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周易·序卦》阐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物,姓氏在人伦及社会关系上执行的礼仪规范,是国家制度的重要体现,影响深刻至今。

2、中国百家姓充分体现着文化自信。

中国姓氏的生发过程,其本质就是家国利益遵行的主体,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者。历史证明百家姓始终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创立者,代表者,传承者。历史发展到今天,百家姓都是贵族传家,都是时代主流文化的贡献者,精神价值的体现者,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拜读每一家历次修续的族谱,无不积淀着生命的精义、家史的厚重、人性的深邃。“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这是文化自信的底蕴所在。“祖功宗德,渊源流长。”“敦宗睦族,永世不替。”是文化自信的必然。

七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新百家姓500姓氏(4)

03

中国姓氏文化的当代意义

1、中国姓氏文化的时代特征。

社会历史发展,不同时期,姓氏受到不同的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的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作为一种制度文化,作为一种时代标记,姓氏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音符,《礼记·乐记》阐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在现代社会,姓氏文化在时代进化中,有去留,有明暗,有变迁。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思想形态多元,姓氏文化也会表现出新内涵。姓氏从“来”的符号记忆,到“往”的夙愿追寻,都是对于人性、社会、未来应有的思考与回答。姓氏作为人生的自然存在,是个人情感的家族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的标志,姓氏在正本清源的信仰中,更重要的是获得文化认同。

2、中国姓氏文化民族凝聚力纽带。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编修族谱、祭奠先祖先贤先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传承的基本方式。欲行其远,必固其始,向心力和凝聚力永远是关系民族、家国存亡盛衰的根本因素。世界上没有一个愿意放弃自己民族性,抛弃自己历史的民族和家族。

在今天,姓氏谱系不是简单的文化符号,是他们与同宗族人的血脉印证,是他们灵魂的归属。海外华人无论身在何处,行有多远,他们心中都不会忘记来处,他们以同姓宗亲会的形式寄托对故乡的情怀,用乡愁的思恋寄托对亲人怀念,用公益之举奉献对祖国的真情。这种纽带维系岁月,连接四海。

3、中国姓氏文化是一种蕴藏巨大价值的特殊社会资源。

姓氏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又具有巨大的经济能量,是中国社会独特的文化经济财富。在现实生活中,它可以凝聚人心,可以聚合能量,可以带动经济,可以成就一方。

在今天,传统文化、姓氏文化已被视作国家兴盛、民族强大的战略资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七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新百家姓500姓氏(5)

03

结语

姓氏文化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姓氏作为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元素,其具有历史丰厚特点的同时,又赋予其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新义,它集三合之德,载千百代之功,是民族的血脉,是百家姓不朽的精神图腾。姓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对于提高民族品格、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民族性和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文化自觉性,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姓氏文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文化相适应、相协调。

姓氏文化使中国百姓在实现修齐治平、建功立业的理想过程中,拥有不朽的精神资源和深厚的修养,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姓氏文化使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价值成为世界时代的主流,让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国家文化坚实的软实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